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降低北极的气温。北极地区的鸟类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下左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下右图示意北极地区海鸟。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主要环节是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增强
【小题2】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2-26 05:18: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高处不胜寒”是因为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春末晴朗的夜晚,东北地区的农民在地里焚烧秸秆以防霜冻,其主要原理是增加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2
最能反映P地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的是 ( )
A.A
B.B
C.C
D.D
同类题3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菲律宾最大的岛屿吕宋岛和首都马尼拉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菲律宾人口9223万,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该国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在二战后一直不能自给。
(1)说出甲地的板块边界类型,并简析板块运动对吕宋岛地形的影响。(8分)
(2)简述菲律宾稻米不能自给的主要原因。(8分)
(3)简述马尼拉气温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12分)
同类题4
读“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及其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a
B.地面辐射——b
C.大气逆辐射——c
D.地面辐射——d
【小题2】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的是
A.太阳辐射——a
B.大气逆辐射——c
C.大气逆辐射——f
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e
【小题3】有关e的叙述正确的是
A.e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B.e强时说明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多,气温高
C.e强时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白天的气温较低
D.e强弱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
同类题5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量是
A.①辐射
B.②辐射
C.③辐射
D.④辐射
【小题2】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辐射强,但近地面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主要是因为
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
B.大气吸收②辐射少
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
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
【小题3】我国西北内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昼夜温差明显较大,其合理的解释是
A.白天①辐射强,夜晚②辐射弱
B.白天①辐射弱,夜晚③辐射强
C.白天④辐射弱,夜晚②辐射弱
D.白天④辐射强,夜晚③辐射弱
【小题4】相同季节,阴天的夜晚通常比晴天的夜晚气温高,主要是因为
A.①辐射增强
B.②辐射增强
C.③辐射增强
D.④辐射增强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