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横断山区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南部,这里有世界上“压得最紧、挤得最窄”的巨型复合造山带。在横断山区,山高谷深,随着海拔的降低,地形越来越封闭,河谷底部形成了干热的现象。这里河谷地带分布着与一般河谷地带不同的自然景观,植被主要是一些早生的灌丛和荒漠草地,很像我国西部的荒漠地区,而在河谷的顶部或山腰地带,生长着森林。



(1)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该处巨型复合山带形成的主要原因。
(2)在横断山区,我们能见到热带、温带、寒带的景观都浓缩在同一纬度的现象。人们也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该地的自然景观。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解释形成这种景观分布规律的原因。
(3)分析金沙江东岸亚冰雪线比西岸低的原因。
(4)现在许多学者多用“山谷风”的效应来解释横断山区河谷干旱的成因。根据材料,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金沙江谷底形成干早小叶灌丛带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8-20 03:47: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报告
实验用材:一小堆纸、火柴、铁板。
实验步骤:(1)在室外安全、无风的地方,放置一块铁板,在铁板上放置一小堆纸,并用火柴点燃。
(2)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
实验现象: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再从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
实验报告
实验用材:一小堆纸、火柴、铁板。
实验步骤:(1)在室外安全、无风的地方,放置一块铁板,在铁板上放置一小堆纸,并用火柴点燃。
(2)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
实验现象: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再从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
(1)给下图中线条画上箭头表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________

由此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热量差异→____________ →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__________→热力环流。
(2)若下图中的虚线表示不同高度上纸屑点燃前的等压面,请在下图中用实线表示出纸屑点燃后等压面的变化。________

由此得出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之间的关系规律是:________处等压面向下弯曲,________处等压面向上弯曲。(填“高压”或“低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