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愈短,其能量被大气削弱的愈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愈多,太阳辐射强度愈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分别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小题2】产生乙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 )
①多云雨天气
②位于山地的南坡
③位于阴坡
④位于向阳坡
A.①
B.②
C.③
D.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9-04 03:43: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据《中国环境报》报道:在新西兰测得太阳紫外线辐射比10年前所测的数据要大12%。据此回答各题
【小题1】数据表明
A.大气比10年前清洁了,紫外线容易穿过大气
B.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仍在扩大
C.人类向大气中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导致臭氧减少,紫外线增多
D.对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增强
【小题2】下列现象中与紫外线增多直接有关的是
A.土壤酸性增强,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受腐蚀
B.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C.患白内障和皮肤病的人数明显增加
D.季风区的洪涝灾害增多
同类题2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为福建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mm)。
材料二右图为福鼎市太姥山岩石为粗粒花岗岩。位于泰宁的丹霞景观(红色砂岩)是中国东南诸省中丹霞地貌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
(1)简述福建省年降水量的总体分布特征。
(2)从岩石成因的角度比较福建泰宁丹霞地貌和福鼎太姥山地区岩石的差异。
(3)简析武夷山脉东西两侧冬季气温的差异及原因。
同类题3
下图中曲线分别表示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③曲线表示
A.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量
B.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量
C.地表反射太阳辐射量
D.云层反射太阳辐射量
【小题2】④曲线表示的太阳辐射量在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大的原因主要是南极地区
A.地势较高
B.冰川面积大
C.空气稀薄
D.气候干燥
【小题3】对近地面气温高低影响最直接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4
读某蔬菜大棚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蔬菜大棚改变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A.降水
B.光照
C.水源
D.热量
【小题2】某段时间,我国南方的菜农一般只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其目的是
A.削弱太阳辐射以减少蔬菜水分蒸腾
B.减少地面辐射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加大气逆辐射以提高土壤的温度
D.增强地面辐射以提高白天气温
同类题5
下图为某地连续5天气温和太阳辐射的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5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 )
A.第1天
B.第2天
C.第3天
D.第4天
【小题2】该地最高气温持续走高的原因是( )
A.天气持续晴朗无风
B.太阳辐射持续增强
C.大气热量持续盈余
D.大气逆辐射逐渐走弱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