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有效总辐射量是经大气的削弱作用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如图示意全球不同纬度有效总辐射量、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表示有效总辐射量、气温、降水量的
曲线分别是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②③① D. ③②①
【小题2】有效总辐射量
A. 随纬度增加而降低 B. 在副热带地区最高
C. 与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D. 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3-20 03:06: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光线在不同密度的透明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称为入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称为折射角(图甲)。许多有趣的光学现象都与折射引起的光线弯曲有关。某些时候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会看到不远的前方路面上好像有一滩积水,车开过去后却发现路面干燥,没有积水。这些“积水”实际上是由于高速公路上方的空气存在密度差异,使天空向下传输的光线因折射而弯曲,将天空的图像“倒映”在了路面上而形成的。这种现象和沙漠中的海市蜃楼成因一致。图乙示意沙漠中海市蜃楼形成过程中光线的折射路径,图8示意沙漠海市蜃楼的形成过程。如图丙沙漠中的海市蜃楼是光线向下传输时因发生折射而向上弯曲形成的,因此我们看到的海市蜃楼虚像位置往往低于实际物体,这种海市蜃楼叫下蜃景。与此相反,还普遍存在虚像高于实际物体的海市蜃楼,叫做上蜃景。

(1)判断高速公路多现“积水区”的季节,并说明此时高速公路上气温垂直分布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利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描述沙漠中下蜃景的形成过程。
(3)海面也是海市蜃楼的多发区域,海上海市蜃楼出现时往往伴随着雾气。试分析雾气形成的原因。
(4)请推测出可能会多次出现上蜃景的地点,并画出上蜃景光线折射路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