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下的昼夜气温变化示意图,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1中两条曲线可以正确反映的地理现象是( )
A.a曲线表示昼阴夜阴,b曲线表示昼晴夜晴
B.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C.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D.a曲线表示暖锋过境,b曲线表示冷锋过境
【小题2】对图1、图2所示地理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A.b曲线表示该地主要是受到③④的影响,所以昼夜温差大
B.b曲线表示该地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所以昼夜温差大
C.a曲线表示该地主要是受到①②的影响,所以昼夜温差小
D.a曲线表示该地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所以昼夜温差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9-20 07:43: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海陆昼夜增温、冷却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
材料二 图甲为福建省7月气温分布图,图乙为图甲中B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
(1)材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地理原理?并根据材料一的实验,说明7月A地气温比B地低的原因。(4分)
(2)根据图乙描述B地气候类型和特征。(3分)
(3)福建省是我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重点林区,简要分析良好的植被条件对该区域水循环产生的影响。(3分)
同类题2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图3),据此回答第6~7题。
【小题1】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关于图4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图示原理对地表形态塑造的影响较小
B.②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时造成我国大范围的降温
C.③图反映了东亚冬季风的成因
D.④图所示原理是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的重要原因
同类题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低层大气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
B.CO
2
只具有保温作用
C.臭氧能吸收大量紫外线
D.水汽和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充分条件
同类题4
2018年3月17-19日北京大部分地区出现降雪天气,降雪过后,北京市民进入“极速制冷”、“冷冻周”模式,其成因不包括( )
A.新雪反射地面辐射,地温低
B.融雪吸收热量,气温低
C.气温低湿度大,体感温度低
D.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
同类题5
《齐民要术》中有文字记载:“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常预于园中,往往贮恶草生粪。天雨新晴,北风寒切,是夜必霜,此时放火做煴(无焰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天雨新晴,北风寒切”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因是
A.多雨的夜晚,云层反射地面辐射,气温降幅大
B.晴朗的夜晚,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较弱
C.北方的冷空气,加速地面蒸发,增强地面辐射
D.雨后的夜晚,空气湿度大,吸收大气辐射较少
【小题2】“放火做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是因为“烟气”可以
A.吸收大气逆辐射,增加地面温度
B.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阻挡冷空气南下,防止冻害发生
D.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小题3】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对图示箭头的影响,正确的是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不变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