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京华平均结果。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逆温强度接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小题2】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6-24 05:48: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古代诗歌中往往包含丰富的地理知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早穿皮袄午披纱”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②夜间大气逆辐射弱
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 ④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能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描述的天气系统是 ( )
A.快行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寒潮
同类题2
下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绘制的当地一周天气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该地一周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A.
B.
C.
D.
【小题2】下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该地11日昼夜温差最小,主要是因为当日
A.白天①强,夜晚③弱
B.白天④强,夜晚③强
C.白天③强,夜晚②弱
D.白天②强,夜晚④强
同类题3
下图为北美洲沿45°N局部地区的地形剖面及1月气温、7月气温、年降水量随地势起伏变化的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按照1月气温曲线、7月气温曲线、年降水量曲线的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小题2】该山地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海拔大约为
A.3000米
B.4000米
C.5000米
D.6000米
【小题3】关于图中甲、乙两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西坡,迎风坡
B.乙为西坡,背风坡
C.甲为东坡,背风坡
D.乙为东坡,迎风坡
同类题4
大气中长期滞留的火山灰会影响当地乃至全球气温,如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使当年全球平均气温下降0.50C,导致气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地表气压升高
B.地表气压降低
C.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
D.地表空气获得的太阳辐射增多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