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
A.①能量最强的部分是紫外线
B.②是对流层大气的根本热源
C.③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
D.④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
【小题2】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美国科学家提出抽取海水向空中喷洒海盐颗粒增加云量以降低大气温度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直接影响是
A.到达地面的①减弱
B.大气吸收的②减少
C.射向地面的③减弱
D.射向宇宙空间的④减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10-31 05:44: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日本茶区常出现霜冻,为防止茶树受害,研究运用了风力除霜技术,安装在茶园中的离地6米的电风扇在气温下降到3℃时自动启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日本霜冻多出现在
A.3月阴雨的夜晚
B.3月晴朗的夜晚
C.9月阴雨的夜晚
D.9月晴朗的夜晚
【小题2】除风力除霜技术外,下列措施也可以防止茶园受冻害的是
A.人造烟幕
B.排干土壤水分
C.增施农家肥
D.机械化采摘
同类题2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根据此诗句,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仅从诗句推测,作诗当日
A.地球公转速度接近最快
B.太阳一定直射北半球
C.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
D.日地距离为一年中最远
【小题2】穿越时空,诗人当日身处的大气热力状况最可能是
A.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很强
B.大气对太阳的保温作用较弱
C.大气因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
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
同类题3
当人们把目光还停留在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时,研究人员通过观察、研究,发现自1954年以来,在我国每过10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便下降约2%。目前我国大地的光照比50年前平均减弱了10%。于是提出与温室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读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地球变暗”有关的环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为减缓全球变暖,人类倡导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减弱
同类题4
下图为在南京郊区一个蔬菜大棚所拍摄的照片,棚顶为黑色的尼龙网,而不是常见的白色透明的塑料或者是玻璃大棚。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题意,图示季节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长江流域正值梅雨天气
B.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强盛
C.持续的伏旱天气
D.华北地区出现春旱沙尘天气
【小题2】图示季节,棚顶为黑色的尼龙网,农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减少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同类题5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④~②
【小题2】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的是箭头
A.①
B.②
C.③
D.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