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一般情况下,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是向上输送的,表现为蒸发过程。而在特定情况下,水汽可能会在地表或土壤中凝结而向下输送,这就是逆湿现象。荒漠中的绿洲在夏季是一个冷源和水汽源。绿洲周边存在绿洲风。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地区,最容易出现逆湿现象的是( )
A.绿洲边缘的荒漠
B.荒漠边缘的绿洲
C.绿洲中心
D.荒漠中心
【小题2】夜晚逆湿出现概率大,原因是夜晚( )
A.绿洲风最弱,水汽不容易消散
B.地表温度低,蒸发弱,水汽易凝结
C.绿洲风最强,由绿洲输送的水汽多
D.地表温度低,近地面大气中水汽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0-17 02:03: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的基础。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后面的思考题。
(1)在下面图中用线条和箭头画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
(2)由此总结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热量差异→
→同一水平面上的__
__ _
___→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力环流。
(3)若下图中的虚线表示不同高度上纸屑点燃前的等压面,请用实线表示出纸屑点燃后的等压面变化。
(4)由此得出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之间的关系规律是:低压处等压面_
____ __
_弯曲,高压处等压面_
__ __
___弯曲。
(5)上图中纸屑点燃后一段时间,A、B、C、D四处中,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
。
(6)由此可总结出不同海拔上气压分布的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下图为模式图,回答问题。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2)若此图表示的是热岛环流,则甲、乙两地中表示城区的是___________。
(3)若此图表示海陆风,箭头③表示的是海风,那此时为________(填“白天”或“夜间”),甲地为近地面的________(填“陆地”或“海洋”)。
(4)若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则甲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压带),是由______(填“热力”或者“动力”)作用形成的,③处为_________带(风带)。
同类题3
下图中甲图表示某海滨地区海洋与陆地表面气温日变化,乙图表示同一海滨地区海陆之间气流运动特征。据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由图甲判断海上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由甲图可知乙图出现时间约为
A.白天
B.夜晚
C.正午
D.下午
【小题3】图乙中的风向在一天之内会随着时间发生改变,原因是
A.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影响
B.海陆受热不均的影响
C.地球自转的影响
D.受地形条件的影响
同类题4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热力环流实验,在图示密封的容器中左侧放置一个冰块盒,右侧放置一个热水盒,在冰块盒上放置一个点燃的蚊香,图示箭头表示烟雾的部分路径。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实验可以形成几个热力环流圈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小题2】实验最不能证明的原理是
A.受热处气流上升
B.冷却处气流下沉
C.近地面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D.高空中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同类题5
读“我国海滨地区一天内旗帜飘动方向示意图”, 对甲乙两地的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为白天,吹陆风
B.甲图为夜晚,吹海风
C.乙图为白天,吹海风
D.乙图为夜晚,吹海风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