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苹果为落叶乔木,生长季为4~10月。苹果园的传统生产方式为定期松土、清除杂草(简称清耕),近年来土壤覆盖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的水分、温度和有机质差异显著。读黄土高原南部某苹果园3~9月不同生产方式下土壤水分的月份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其他生产方式相比,该果园生草覆盖下7~9月土壤水分较少的原因是
A.土壤蒸发较多B.草类生长耗水
C.径流流失较多D.果树生长繁盛
【小题2】夏季晴天时,该果园白膜覆盖区较黑膜覆盖区
A.白天气温高B.气温日较差大C.白天土温高D.土温日较差小
【小题3】该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
A.清耕区B.黑膜覆盖区C.白膜覆盖区D.生草覆盖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01 03:01: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小题1】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下列地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A.哈尔滨(44°N )B.北京(39°N)
C.西安(34°N)D.广州(23°N)
【小题2】A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

①只有A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②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
③占有独立空间,厚度约为300多米;④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小题3】“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天空呈蔚蓝色,云为白色的原因分别是(   )
A.散射和反射B.反射和散射C.吸收和散射D.吸收和反射
【小题4】大气的受热过程中,以下几个环节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太阳辐射  ②地面吸收  ③大气逆辐射  ④大气削弱   ⑤地面辐射
A.①②③④⑤B.①⑤④③②C.①④②⑤③D.①④②③⑤
【小题5】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   )
①离太阳近  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
③云层厚而且夜晚长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白天太阳辐射强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⑤⑥D.①⑤⑥
【小题6】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A.各纬度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差异B.各地海陆位置的差异
C.各地海拔高度的差异D.各地的气压差异

同类题4

济南某普通高中的小李和小王两位同学结合所学的大气知识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来探讨热量在大气和不同下垫面之间的传递过程及其差异。实验过程可简要描述如下:(1)取甲、乙两个同样的空密闭容器,且两者内部均为10℃的干空气。(2)接下来,在甲、乙两容器内分别加入同体积的水和干沙子;并将完全相同的两个温度计(已清零)分别放置在水和干沙子上方的相同高度处。(3)将两个密闭容器在同一时间并列放置在太阳下。实验的模拟图如下。请结合文字材料和图片信息思考并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面关于半小时内,丙、丁两容器内温度计读数变化情况的描述合理的是
A.同步升温B.无明显变化C.丙升温快于丁D.丙升温慢于丁
【小题2】丙、丁两容器内的干空气,从初始状态下的10℃到实验过程中两温度计均出现了显著的读数增大情况(干沙子上部温度计的读数更高)。在此过程中,下面关于热量传递过程的推断合理的是
A.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升温
B.温度计通过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升温
C.主要因水和干沙子对上部空气加热的结果
D.水和干沙子主要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了大气
【小题3】实验Ⅱ过程中,丙、丁两容器内的空气在气压(P)指标上发生的变化最可能为
A.与初始状态一致B.P丙=P丁
C.P丙>P丁D.P丙<P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