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为了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发挥土地生产优势,我国许多地区发展了冬暖式温室大棚,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丰富了我国冬季城乡居民的蔬菜供应。
(1)建温室主要是改善农作物生长的________条件,实现这一目的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2)依照菜农的经验,每天下午都要在棚内洒水,以保证蔬菜安全过夜,试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
(3)A、B两位置的蔬菜,长势较好的是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口感较好的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11-06 11:00: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题文)下图为“大气热状况示意图”。完成下题。
霜冻多出现在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原因是( )
A.白天①强,夜晚②弱
B.白天④强,夜晚③强
C.白天③强,夜晚②强
D.白天①弱,夜晚④弱
同类题2
读图,根据大气热力作用知识之间的联系完成下列问题:
(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填字母),名称是
。
(2)地面的主要热源是
(填字母),名称
。
(3)大气产生保温作用的直接因素是
(填字母),名称是
。
(4)根据大气热力作用中能量转换的过程,将图中字母所示现象按先后顺序排列:
。
同类题3
读某技术员日记片断:“今日风止天晴,气温始降,田里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大棚塑料被撕裂,有的大棚被吹塌了。在附近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燃烧一堆一堆潮湿柴草,浓烟遮盖着田野”。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此日记记录的时间和地区可能是
A.春夏季,华北平原
B.夏秋季,长江中下游平原
C.5-9月份,三江平原
D.12月-次年3月,华北平原
【小题2】农民燃烧潮湿柴草的目的与利用的原理是
A.增温,增强太阳辐射
B.杀菌,增强紫外线辐射
C.防御霜冻,增强大气逆辐射
D.促进小麦生长,增加CO
2
含量
同类题4
读下面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④—②
【小题2】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读图回答“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主要是( )
A.①减弱
B.②减弱
C.③减弱
D.④减弱
同类题5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②
D.③—④—②
【小题2】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太阳辐射强,主要是由于
A.①辐射较强
B.②辐射较强
C.③辐射较强
D.④辐射较强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农业区位自然条件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