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B.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
C.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作物光合作用
D.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
【小题2】每年7、8月,南京郊区农民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其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作物存活率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作物水分蒸腾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11 10:46: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生态小康家园是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土地上,在全封闭状态下将沼气、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的一种生态农业庭院经济模式。下图为我国某地生态小康家园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夜间农户用草垫覆盖塑性玻璃温室穹顶的首要目的是
A.减少病虫害
B.减少能量损耗
C.减少水分蒸发
D.增加水分下渗
【小题2】“楼顶花园,楼上家园,地面果园”是对生态农业庭院的真实写照,楼顶花园的主要生态作用是
A.夏季隔热,冬季保温
B.增加湿度,利于产出
C.天然氧吧,实现零排放
D.资源再生,提高产能
同类题2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①太阳辐射
B.②大气辐射
C.③地面辐射
D.④大气逆辐射
同类题3
下图为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最有利于该地污染物扩散的时段为
A.5时至8时
B.8时至12时
C.12时至15时
D.15时至20时
同类题4
西藏地区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其主要原因有( )
①地势高,离太阳近
②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
③晴天多,光照时间长
④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同类题5
下图示意甲、乙两地之间的热力环流过程。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该环流的根本原因是甲、乙两地( )
A.冷热不均
B.气压差异
C.海拔不同
D.湿度不同
【小题2】图中各点气压最高的是( )
A.M
B.N
C.P
D.Q
【小题3】若甲位于海洋,乙位于沿海,则( )
A.①为夜晚海风
B.②为夜晚陆风
C.③为白天陆风
D.④为白天海风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