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大气圈垂直分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其中对流层和平流层跟人类活动的联系较为密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 )
A.地面辐射
B.大气逆辐射
C.太阳辐射
D.云层反射
【小题2】关于平流层的叙述,错误是( )
A.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
B.大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C.靠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D.能反射无线电短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2-23 09:43: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图为我国自然地理分界线附近某地的气候资料示意图。完成下题。
【小题1】该地气候可能属于
A.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过渡类型
B.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类型
C.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类型
D.亚热带季风气候与青藏高原气候的过渡类型
【小题2】该地最可能位于
A.大兴安岭
B.秦岭
C.冈底斯山
D.贺兰山
同类题2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中字母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A.A
B.B
C.C
D.D
【小题2】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大气逆辐射
B.太阳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辐射
【小题3】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
A.A
B.B
C.C
D.D
同类题3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为了说明某种地理现象,设计了一个简单实验(见下图)。
主要步骤有:①将一些土壤分别放入两个器皿中,其中一只器皿的外面倒扣一个透明的塑料外罩;②在塑料外罩顶部钻一个小洞,将一支温度计插到器皿的土壤中;将另一温度计直接插入另一只器皿的土壤之中;③将两个器皿放置阳光下,保证其接受同样的光照射,每隔1小时观察一次温度计,并记录温度。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实验能说明的现象是
A.热力环流
B.地面热容量比较
C.温室效应
D.城市热岛效应
【小题2】实验结论应为
A.无塑料外罩器皿的土壤温度较高
B.有塑料外罩器皿的土壤温度较高
C.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完全相同
D.不确定,无法比较
同类题4
杭州某学校一兴趣小组选择晴天做了如下实验:在两个烧杯中分别放入水和沙土,各插入一支温度计,前25分钟烧杯都放在室外,后25分钟把烧杯都拿回室内,每隔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最后将这些数据绘制成右图。据此完成下题。
下列有关两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1代表水的温度变化
B.曲线变化可知沙土的比热容比水小
C.曲线2代表沙土的温度变化
D.曲线变化可知沙土的比热容比水大
同类题5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全球气候变暖与图中的________环节的增强直接相关( )
A.①
B.②
C.③
D.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