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亚洲某区域气候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①②两种气候的差异最主要表现在
A.年降水总量
B.年平均气温
C.夏季降水量
D.最冷月均温
【小题3】【小题4】气候③夏季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A.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B.海陆轮廓及其洋流性质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2-26 02:47: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亚洲季风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高气压中心的名称为
,此时北半球的季节为
,华北平原的风向为
。
(2)图中南亚季风的成因是
、
。
同类题2
读“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小题2】图中①与②纬度位置大致相当,但气压不同,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不同
B.海陆热力性质不同
C.洋流影响不同
D.昼夜长短情况不同
同类题3
读北半球10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所示气压数字最高值处的气压名称是( )。
A.副极地低压
B.副热带高压
C.亚洲高压
D.亚洲低压
【小题2】由气压值位置推断此时( )。
A.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B.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
C.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出
D.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
同类题4
季风指数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1940年至1960年,我国东部地区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南方地区洪涝灾害增多
B.北方地区洪涝灾害增多
C.长江中下游梅雨期变长
D.东北地区伏旱天气频发
【小题2】图示时段内,我国东部地区
A.季风环流逐年增强
B.夏季风逐年增强
C.降水年际变化明显
D.冬季气温逐年增加
同类题5
下图是中维度某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甲、乙表示陆地或者海洋,该地区( )
A.位于南半球
B.处于冬季
C.甲处可能为北美洲
D.乙处可能为亚洲
【小题2】若甲地为我国东部某地,此时甲地( )
A.盛行东南季风
B.盛行西北季风
C.寒湖频发
D.受温带气旋影响,降水丰富
【小题3】若甲乙位于同一海洋且两地均有洋流流过,则关于洋流流向和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甲,自北向南,暖流;乙,自南向北,寒流
B.甲,自南向北,寒流;乙,自南向北,寒流
C.甲,自南向北,暖流;乙,自北向南,寒流
D.甲,自北向南,寒流;乙,自南向北,暖流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季风环流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