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梅关古道位于江西省大余县与广东省南雄市交界处,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历史上,梅关古道是广东和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之一。下图示意梅关古道与关楼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庾岭寒梅”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探梅胜地之一,梅花有“南枝先开,北枝后放,界限分明”的奇景。影响梅花次第开放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条件差异
B.降水条件差异
C.光照条件差异
D.热量条件差异
【小题2】梅关是一座古老的关楼,位于梅岭之巅,是岭北与岭南分界线,游客每到此处,都要在关口两侧分别留影。关楼留影效果最佳是在( )
A.清明节傍晚,南侧
B.劳动节日出,北侧
C.端午节日落,南侧
D.元宵节中午,北侧
【小题3】梅关古道现已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遗迹,造成这一职能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
A.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
B.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
C.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
D.社会政治的发展演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8-16 12:06: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D点是_____________时,A、B、C三地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
(2)A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B点的日出时间约为________ 。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4)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导致南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圭表是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直立的标杆为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刻板为圭。用其测量正午表影长度,可确定节气、划分季节和制定历法等。据《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日冬至,八尺之修,日中而景丈三尺;日夏至,八尺之景,修径尺五寸(tan31.6°≈0.62;tan58°≈1.6)。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述的圭表,其位置可能接近
A.广东省广州市(23°06′N)
B.江西省南昌市(28°40′N)
C.河南省开封市(34°35′N)
D.辽宁省沈阳市(41°48′N)
【小题2】若当地“八尺之修,日中而景五尺”,则适逢的民族节日是
A.汉族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B.傣族泼水节(公历清明节前后)
C.苗族龙舟节(农历五月下旬)
D.鄂伦春族篝火节(公历六月下旬)
同类题3
读寒带不同纬度出现某种地理现象的天数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该图表示极昼现象,则T地极昼开始的时间大约在
A.3月21日
B.4月22日
C.5月23日
D.6月22日
【小题2】除极昼现象外,该图还可以表示的现象有
①极夜 ②正午太阳高度小于0° ③正午太阳高度大于0° ④极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同类题4
下图为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图中M、N分别为EH、HF的中点,H日该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A.18°34′N
B.18°34′S
C.23°26′N
D.23°26′S
【小题2】下面甲、乙、丙三幅图反映了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冬、夏至阳光照射情况,每幅图中都画出了冬至和夏至两个节气的阳光,用A或B表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热带地区
B.乙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C.丙地位于北半球
D.图乙中,阳光A是该地夏至日的阳光
同类题5
下图为地球某日日照图的局部,阴影部分为黑夜,POQ为晨昏圈的部分。完成下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OP的地方时为6时
B.北回归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0°
C.弧线OHQ将全球分为两个日期
D.图中31°纬线上的昼长短于12小时
【小题2】当H点地方时为8时40分时,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全国各地考高可能已经开始
B.密西西比河平原多大风沙尘天气
C.伊斯坦布尔正值雨季
D.哈尔滨冰雪节开幕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行星地球
地球的运动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交通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