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中小虚线圆为极圈,大虚线圆为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C段为晨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E经线的交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小题2】该日正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A.120°E,23°26′S
B.120°E,23°26′N
C.60°W,23°26′N
D.60°W,23°26′S
【小题3】与图中时间一致的地理现象是
A.开普敦地区出现阴雨天气
B.华北平原正在播种小麦
C.东北地区受寒潮危害严重
D.华盛顿昼短夜长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2-30 12:13: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中a为纬线,P、Q两地经度相同,相距800千米。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Q地5时30分日出,a的纬度为15°,这时的月份可能是( )
A.12月
B.2月
C.6月
D.10月
【小题2】若P地19时太阳已落,Q地正夕阳西下,这一季节( )
A.北极地区出现极昼
B.中国北方桃花盛开
C.巴西草原绿野千里
D.长江河流进入汛期
同类题2
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如下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
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小题2】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小题3】某地位于晨昏线上,若该地昼长夜短,且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0°,则该地的纬度范围(X)为( )
A.50°<X≤70°
B.23.5°<X≤50°
C.50°≤X<73.5°
D.70°<X≤73.5°
同类题3
世界时(即格林尼治时间)是以观测地球运动为基础的时间系统。科学家发现由于地球运动的变化,世界时的1秒正在变长。为保证钟表的时间与地球运动相协调,国际计量大会决定为全球时钟增加1秒,即“闰秒”,届时北京时间将迎来第27次闰秒调整。下图示意此次世界时“闰秒”调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次“闰秒”调整时正值北京时间
A.2016年12月31日15时59分60秒
B.2016年12月31日15时43分60秒
C.2016年1月1日15时43分60秒
D.2017年1月1日7时59分60秒
【小题2】“闰秒”是由于地球
A.自转速度减慢
B.公转速度减慢
C.自转速度加快
D.公转速度加快
【小题3】“闰秒”调整后三日内,石家庄
A.日出的方向为东北方向
B.昼长时间在不断的缩短
C.正午太阳高度日渐增大
D.昼夜长短时间差距变大
同类题4
下图为手机软件Yahoo Weather的截屏。利用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德州位于山东省)
【小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度为( )
A.0°
B.120°E
C.165°E
D.180°
【小题2】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北京的白昼时间比开普敦长
C.太阳直射点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
D.西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
同类题5
下图:阴影部分为黑夜,∠α=23°26′。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此图示半年后,关于右图中河流与潜水面的关系,正确的是
A.拉普拉塔河沿岸的潜水面为a状态
B.黄河中下游沿岸的潜水面为b状态
C.密西西比河沿岸的潜水面为a状态
D.开普敦地区的潜水面为b状态
【小题2】在α由图示状态缩小至0° 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有
A.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梅雨
B.西北地区河流出现汛期
C.华北平原开始播种小麦
D.东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可能出现低温冻害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行星地球
地球的运动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