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北京时间2016年1月20日23时27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大寒时节,“应景”的西伯利亚寒潮南下,冷得大家措手不及、叫苦不迭。从中央气象台的消息可以看到,20-23日,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将有大到暴雪,湖南、贵州等有冻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当我国刚进入大寒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B.全球进入20日的范围约占一半
C.我国各地出现冬季最低气温
D.海口的白昼比西安的白昼长
【小题2】造成湖北、江西、湖南等地降水的天气系统及原因是
A.冷锋冷气团被迫抬升,成云致雨
B.冷锋暖气团被迫抬升,成云致雨
C.暖锋暖气团主动爬升,成云致雨
D.暖锋冷气团主动爬升,成云致雨
【小题3】下列有关寒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冷空气就是寒潮
B.寒潮通常带来大风、降温和降水天气,是我国夏半年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C.“寒冬不寒,来年不丰”,这可能与寒潮是天然“杀虫剂”有关
D.寒潮不利于地球表面热量交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4-25 09:50: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08年5月8日9时17分奥运圣火成功登上了位于中尼边境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实现了中国在申办奥运会时给全世界的承诺。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东莞此时正值四季中的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小题2】依据板块运动的观点,下图中碰撞挤压形成喜马拉雅山脉的两个板块是( )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C.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小题3】珠穆朗玛峰常年冰雪覆盖,形成其气候严寒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人类活动
C.海陆位置
D.地形
同类题2
中国早在秦汉年间就创立了“二十四节气”(图1所示)。它是先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至今,“二十四节气”对生产生活仍然在发挥基础指导作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考虑“二十四节气”的节气含义,可概括为三类,其中不包括
A.反映季节时令类
B.反映月相变化类
C.反映气候特征类
D.反映动植物表象类
【小题2】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至今还流传着“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花正当时”的农事谚语,其中“种花”是指
A.种花生
B.种向日葵
C.种棉花
D.种油菜花
【小题3】中国的民间习俗从冬至起开始“数九”,每九天算一个“九”。第一个九天叫做“一九”,第二个九天叫做“二九”……以此类推。最后一个“九”即九九,大致在每年
A.立春前两三天进入
B.雨水前两三天进入
C.惊蛰前两三天进入
D.春分前两三天进入
同类题3
圭表(如图)是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直立的标杆为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刻板为圭。用其测量正午表影长度,可确定节气、划分季节和制定历法等。据《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日冬至……八尺之修,日中而景丈三尺。日夏至……八尺之景,修径尺五寸。”据此完成10~11题。(tan 31.6°≈0.62,tan 79.4°≈5.3,tan 58°≈1.6;1丈=10尺,1尺=10寸)
【小题1】《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述的圭表,其位置可能最接近 ( )
A.广东省广州市(23°06'N)
B.江西省南昌市(28°40'N)
C.河南省开封市(34°35'N)
D.辽宁省沈阳市(41°48'N)
【小题2】若当地“八尺之修,日中而景五尺”,则此时最接近的民族节日是 ( )
A.汉族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B.傣族泼水节(公历4月中旬)
C.苗族龙舟节(农历五月下旬)
D.鄂伦春族篝火节(公历6月18日)
同类题4
日本山梨县下午某时刻,一湖畔惊现“钻石富士”奇景,翘首期待的游客与摄影爱好者得以一饱眼福。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游客观赏到这一美妙瞬间的地点可能位于左图中的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小题2】某摄影爱好者在左图中的e处也曾拍摄到“钻石富士”奇景,当地时间可能是
A.1月1日
B.3月21日
C.7月1日
D.12月11日
同类题5
同纬度的甲地与乙地相比,正确的是( )
A.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B.地方时相同,日出时间相同
C.月份不同,季节相同
D.正午太阳高度可相同也可不同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行星地球
地球的运动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常见天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