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北京时间2017年1月30日,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的“雪龙”好科考船行驶到南纬78º41′罗斯海水域。这是“雪龙”好在南半球到达的最高纬度,也刷新了全球科学考察船在南极海域到达的最南记录。中国第5个南极考察站就选址在罗斯海的难言岛(163º46′E,74º54′S),这里环境优美而纯净,蓝天白云、碧海雪山,地面多碎石。2月14日,考察队结束新站优化选址工作,返回中山站。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科考队员在罗斯海还与考察期间,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A.正午物影渐短
B.难言岛上极昼范围缩小
C.日出方位向北偏移
D.罗斯海海上阴雨连绵
【小题2】难言岛上碎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化学侵蚀形成
B.工程建设导致
C.海水搬运、堆积
D.冰川作用形成
【小题3】罗斯海的洋流
A.顺时针环流
B.逆时针环流
C.由南向北流
D.由北往南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5-20 07:52: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某地于北京时间6月22日6时左右日出,13时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的经度是
A.95°E
B.105°E
C.115°E
D.120°E
【小题2】该地日出时,布宜诺斯艾利斯(西四区)的区时约为
A.6月21日8时
B.6月21日18时
C.6月22日8时
D.6月22日18时
同类题2
读下图(图中虚线分别代表回归线和极圈、标注数码的四条线为晨昏线),假如太阳光是从右侧射向地球,则( )
A.从9月23日到12月22日,图中的晨昏线由②运动到③
B.②为3月21日的晨线
C.晨昏线由①运动到②时,黄赤交角由23°26′减小到O°
D.晨昏线由②运动到④时,南极圈内极昼范围由大变小
同类题3
下图为某一日期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图。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小题1】从南北半球来看,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中
A.丙位于北半球,丁位于南半球
B.甲与乙不在同一半球
C.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
D.乙与丙位于同一半球
【小题2】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地点中,纬度最高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3】该日图中丙地点日出的地方时刻是
A.9时
B.7时30分
C.6时
D.4时30分
同类题4
地球上一年内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A.热带
B.南、北温带
C.南、北寒带
D.南、北回归线附近
同类题5
下图为“中纬某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
B.该区域昼长夜短
C.图中河段有凌汛现象
D.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小题2】据图判断,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巴西高原草木一片枯黄
B.石家庄多受东南风影响
C.长江河口表层海水盐度达到一年中的较大值
D.中国长城站可能出现极昼现象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行星地球
地球的运动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