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甲、乙为某纬线与晨昏线的交点,两地经度差≤180°。若某段时期内甲、乙经度差扩大,则该纬线
A.昼变长
B.昼变短
C.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D.昼夜差值变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3-24 07:54: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不包括
A.昼夜交替
B.时差
C.地转偏向力
D.昼夜长短的变化
同类题2
我国某地一同学每天下午在放学路上,习惯性地观察天空中的太阳。下图示意该同学在两个不同日期的17:30(北京时间)经过P点时,所看到的太阳在天空中的a、b位置。图中M、N代表南北方向,PQ垂直于MN。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同学所处的省区可能是
A.黑龙江
B.广东
C.新疆
D.四川
【小题2】该同学看到太阳位于a位置,四个月后位于b位置,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为
A.一直向南
B.一直向北
C.先向北,再向南
D.先向南,再向北
同类题3
地球的公转,除了会导致一个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外,还会导致四季的变化。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从天文意义看,夏季是
A.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
B.一年中出现极昼的季节
C.一年中地球与太阳距离最近的季节
D.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最长的季节
【小题2】下列有关地球上五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寒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总是小于温带地区
B.如果某地一年中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能够达到90°,那么此地一定在热带
C.6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热、温、寒带白昼最长的一天
D.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
同类题4
北京时间2018年1月31日19于48分至23时11分,月球横穿地球的本影区,出现月全食现象(如左图),右图为“月全食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此次月全食发生后一个月内( )
A.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B.地球的公转速度变慢
C.地球上极昼范围变大
D.南半球各地昼夜时差逐渐变小
同类题5
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地球自转方向。_______
(2)该图所示日期为________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3)图中A点的昼长为_______小时,D点的日落时间是_______,北京时间是_______。
(4)图中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这一天与A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另一条纬线的纬度是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行星地球
地球的运动
光照图的判读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