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假如P地的昼长为T小时(T不等于12),则P地的对趾点Q(与P点分别处于地球直径的两端)的日出时刻为
A.T时
B.T/2时
C.(12-T/2)时
D.(12+T/2)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4-25 11:00: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图“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和表“天安门广场升降旗时间表”。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2)图中甲、乙、丙三地,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向右偏转的是
地,处于日出时刻的是
地。
(3)表中日期与图21所示日期最接近的是
。
(4)表所示时间段,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越来越
,北京白昼逐渐变
,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并向
移动。该时间段,控制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的风带(或气压带)是
带。
同类题2
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极点为中心
B.产生昼夜现象
C.轨道面是黄道面
D.方向是自西向东
同类题3
当地球处于下图中公转轨道A处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移
C.北半球为夏季
D.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同类题4
“十二使徒岩”是澳大利亚墨尔本海岸著名的自然景观。这些矗立在海岸线上的石灰岩柱群高30至45米,因数量及形状酷似耶稣的十二使徒而得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诗句所描绘的节气中,“十二使徒岩”正午影子最长的是
A.白昼向南长,晨间草结霜
B.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C.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D.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小题2】澳大利亚墨尔本海岸经常会受到风沙灾害,其沙源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甲
A.海浪侵蚀作用
B.海浪堆积作用变不件
C.风力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同类题5
读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左图)和“二分二至”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当太阳直射点从A点向B点移动,即从赤道移向北回归线期间
A.北半球昼短夜长
B.北极周围出现极夜现象
C.北回归线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
D.赤道上的白天时间越来越长
【小题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到右图中的丁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左图中的D位置
B.地球公转到右图中的乙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左图中的A位置
C.地球公转到右图中的甲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左图中的B 位置
D.地球从甲→乙→丙做公转运动时,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公转速度较快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行星地球
地球的运动
光照图的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