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地球公转轨道局部图和某日光照示意图,阴影表示夜半球,度数为经度,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该光照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直射点位于(0°、120°W)
B.此时新、旧一天经度范围之比为2:1
C.甲、乙、丙、丁自转速度相同
D.此时丙地看到太阳位于东方地平线上
【小题2】三个月后,下列现象中正确的是
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B.南、北印度洋的大洋环流方向一致
C.东亚地区和澳大利亚西北部均盛行东南风
D.南非开普敦炎热干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多选题 更新时间:2015-05-28 06:11: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金砖国家领导人大范围会议于2017年9月3日至5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读福建省山水和年等降水量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福建省年降水量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洋流
【小题2】下列有关福建省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B.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C.海岸线比较曲折
D.地势起伏较小,平原面积广
【小题3】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大范围会议召开期间,厦门
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B.昼夜时差逐渐增大
C.日出时刻逐日提前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同类题2
2007年3月11日凌晨2时起,美国所有的时钟拨快1小时,进入“夏令时”。“夏令时”被称为“节约日光的时间”,它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B.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日地距离的变化
同类题3
每年冬至前后,落日的光辉穿过颐和园十七孔桥,照亮全部桥洞,俗称“金光穿洞”。下图为某游客拍摄的“金光穿洞”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可知( )
A.桥体大致为西北——东南走向
B.拍摄时间约为北京时间18:00
C.拍摄照片之时,中国南极昆仑站(80°25′S,77°07′E)为黑夜
D.在整个可拍摄该景观的日子里,北京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小题2】“金光穿洞”景观( )
A.属于水域风光类型
B.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C.受天气状况影响小
D.应选择特定的位置观赏
同类题4
沈阳(123ºE, 42ºN)某学校地理研讨小组连续三个月测量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的测量数据如下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这三个月当中的第一次测量当日正值北半球的春分日
C.正值田纳西河各水库蓄洪期
D.三个月中正值长江汛期
【小题2】在第二次测量时间的前一周,地球上最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北极出现极昼范围最大
B.全球昼夜平分
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
D.北京时间是正午12点整
同类题5
2013年12月2日1时48分(北京时间),我国的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飞越在甲地(0°,178°E)上空时,火箭和探测器实现成功分离。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器箭分离时()
A. “嫦娥三号”探测器飞越在亚洲上空
B. 甲地的区时为2日5时48分
C. 地球公转速度减慢
D. 开普敦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
【小题2】图中能反映此日后20天时全球昼夜长短变化的曲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行星地球
地球的运动
光照图的判读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