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地理
题干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距海远近
C.季风风向
D.人类活动
【小题2】造成图中四城市雪期长短和最大积雪厚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4-04 04:03: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关于东北平原自然景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雾凇是水蒸气在树枝上凝结而成的
B.冻土是指温度在0℃以下,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
C.湿地有蓄洪防涝、抗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降解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
D.我国只有三江平原分布有湿地
同类题2
东北平原能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的气候原因是( )
A.地势平坦
B.土壤肥沃
C.雨热同期
D.热量充足
同类题3
读东北地区河流封冻等日数线示意图(左图)和东北地区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总体看,东北地区河流封冻日数的分布规律是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
(2)甲地河流封冻日数超过____天,这里河流封冻期长,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本区域降水分布规律是____,影响降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
(4)我国夏季多吹东南风,这样的地形分布与南面向海的特点对气候形成的影响是____。
(5)很多人喜欢到黑龙江旅游,原因是黑龙江与____相邻,适宜出境旅游是重要原因;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了与____有关的独特的旅游资源。
同类题4
关于运用地图认识我国东北地区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读“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图,认识其邻国、邻省(区)和濒临的海洋
B.读“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认识其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
C.读“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认识其经济作物的分布状况
D.读“东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分布”图,认识其气候类型分布状况
同类题5
读图,回答问题:
(1)①
海, A是
高原,其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严重,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2)北京所处的经纬度为(
,
),气候特征是:
。
(3)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但纬度偏高,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差,农作物
(作物熟制)。2016年2月2日,环保部曾向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函,为强化京津冀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实现区域内重污染天气应对行动统一。
(4)雾霾天气是空气质量恶化造成的,试说出一项产生大气污染的原因:
。相应的有效治理措施是:
。
相关知识点
中国地理
认识省际区域
东北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