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地理

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内蒙古高原海拔1000米左右,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的第二大高原。高原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西部气候干燥,大部分为沙漠和戈壁,由西向东,随着降水量的逐渐增多,牧草也长得越来越好。气候比较湿润的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牧草特别肥美,这里出产的三河马、三河牛和内蒙古绵羊等良种牲畜驰名国内外。
【小题1】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的
A.第一大高原B.第二大高原
C.第三大高原D.第四大高原
【小题2】从材料中,你能看出内蒙古高原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A.土质疏松,沟壑纵横
B.山巅白雪皑皑,冰川广布
C.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D.地面崎岖不平,岩溶地形发育
【小题3】由西向东,牧草长得越来越好的原因是
A.地形由东向西越来越复杂
B.降水量由西向东逐渐增多
C.气温由东向西逐渐增高
D.地势由西向东逐级降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03-20 07:08: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学习探究.
一个区域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位置不同,自然环境就有很大差异.自然环境的不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不一样.试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探究位置﹣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感悟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探究课题:位置﹣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
探究准备:
①一般情况下,纬度位置决定区域所处的温度带,海陆位置会影响区域降水量.气候的差异会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探究1.位置对环境的影响

提示位置主要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
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40度﹣50度之间,以中温带和暖温带气候为主.
海陆位置:    
位置对候的影响:西北地区的位置决定了西北地区属干旱、半干旱    气候,年、日温差大,降水    . 提示位置对地貌的影响:气候干旱,所以风蚀作用显著,有许多风蚀地形,如风蚀城堡、风蚀蘑菇等;在内陆地区还形成了大片的沙漠
探究结论:    是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
探究过程:根据图中信息,描述西北地区的位置特点、气候类型及自然环境特征.
(请参照提示,完成探究.)
探究2.西北地区环境对植被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探究过程:
(1)结合材料中信息,分析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的分布自东向西依次是            .这种分布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2)在畜牧业和种植业两种农业部门中,请你任选一种,说出你会布局在A、B、C三个区域中的何处?并简单说明理由.
(3)C处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盆地,我国最大的沙漠    沙漠位于其中.该盆地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我国著名的能源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就起源于此,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    ,东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