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每相邻两个节气相差一般为15天左右。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我国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应该是
A.日、地、月的位置关系 |
B.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 |
C.我国农业生产活动安排 |
D.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 |
【小题2】上图所示的二十四节气中,每条直径上相对的两个节气日最可能出现的是
A.两节气日期都一定相差180天 | B.两节气日正午太阳高度都相等 |
C.太阳视运动轨迹出没方位相同 | D.两节气日的昼夜长短正好相反 |
【小题3】“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之日,黄河流域最接近
A.清明忙种麦 | B.白露忙割地 | C.小雪地封严 | D.冬至不行船 |
【小题4】小满至芒种期间
A.我国各地日出东南方 | B.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
C.我国各地正午日影朝北 | D.合肥白昼逐渐变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