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3.9°N,95.9°E)发生地震并引起海啸。这次海啸造成近30万人死亡,南亚、东南亚等地区众多民众受害。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
A.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B.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C.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D.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小题3】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可能是
①人口老龄化 ②沿海人口密度大
③多河流入海口 ④缺乏海啸预警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6-19 08:27: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二分二至图(左图)与某日太阳光照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虚线表示极圈或回归线)。
(1)写出左图中①、④两处节气名称:①
④
。
(2)当地球上的昼夜状况如右图中所示时,此时A点夜长是
小时,C点的时刻为
。
(3)上图中A、B、C、D四地线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B、C、D四点中地方时相同的是
。
(4)当地球上的昼夜状况如右图中所示时, 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B、C三地黑夜由长至短排列顺序是
。
(5)左图中AC为
(晨、昏)线,此时太阳直射点在
纬线上,自这一天后,太阳直射点将向
(南、北)方向移动。
(6)某物体从A点向正南做水平运动,先是向
(东、西)偏,后向
(西、东)偏。
同类题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太阳直射点从B向C位置移动过程中,北京日出时间及正午人影长度变化情况( )。
A.变晚,变长
B.变晚,变短
C.变早,变短
D.变早,变长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转轨道是正圆
B.地球运行至A点时大致是1月初
C.地球到达B点时为12月22日
D.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线速度略小于C点
同类题3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地球绕日公转
A.轨道是近似于正圆的椭圆
B.远日点公转较快,近日点较慢
C.始终匀速运动
D.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
【小题2】我国民间夏至有吃凉面的习俗,谚语“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意思是夏至后我国各地
A.-天短于24小时
B.白昼短于12小时
C.白昼逐渐变短
D.黑夜逐渐变短
同类题4
读太阳照射地球状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⑦七个地点中,在一年中没有太阳直射机会的是
。此时期北极圈内出现________(极昼、极夜)现象。此时期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_________。
(2)上图所示时刻,地球位于右侧甲图A、B、C、D中的______(字母)之间;此后三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将移动在乙图的______(a、b、d)线上。
(3)上图所示时刻,地球上
范围内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该日后一个月内,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
。
同类题5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甲、乙两图中时间对应正确的是( )
A.①-c
B.②-b
C.③-a
D.④-b
【小题2】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 )
A.春分
B.秋分
C.冬至
D.夏至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行星地球
地球的运动
地球公转的特征
地球公转的轨道
板块构造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