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13年11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下图),在防空识别区进行常态化空中巡逻,加强对防空识别区内空中目标的监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日,甲、乙、丙、丁四点中日出最晚和日落最晚的分别是
A.甲和乙
B.丙和甲
C.丁和乙
D.甲和丁
【小题2】为准确识别和监控目标,我国空军应用到的主要技术是
A.RS和GIS
B.雷达和GIS
C.数字地球
D.GPS和RS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8-25 01:43: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地球公转“二分二至”示意图(甲)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乙),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甲中字母A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小题2】图乙中,在国庆节期间,有关太阳直射点所在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时段
B.b时段
C.c时段
D.d时段
【小题3】图甲中,从B到C,再到D,下列四地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
A.北纬10°;东经70°
B.北纬30°;西经50°
C.南纬20°;西经45°
D.南纬40°;东经120°
同类题2
下图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及图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
A.南回归线以南
B.赤道至南回归线之间
C.赤道至北回归线之间
D.北回归线以北
同类题3
读下图,一极地考察船从A地沿东南方向到达B地,到达之日,B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该考察船出发的时间最可能是( )
A.11月
B.3月
C.6月
D.9月
【小题3】【小题4】考察船到达B地当日,A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A.28°
B.42
C.48
D.62
【小题5】【小题6】考察船到达B地,其与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
A.550千米
B.1100千米
C.2330千米
D.4660千米
同类题4
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的昼夜分布放大图”(下左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处放大图上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地球公转到甲处时,南通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南通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
(3)地球公转到甲处时,A、B两点的昼长分别约是
小时、
小时。
(4)地球公转到乙处时,C点的日出、日落时刻分别是
点、
点。
(5)根据上右图,写出该图所示日期以及A、C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的纬线(纬度)。
所示日期
;A
, C
, A
, C
。
同类题5
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时,作《定风波》。其中写道:“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七。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苏轼当时所处地区的典型植被为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叶林
D.高山灌丛
【小题2】从材料中推断,该地当日最可能
A.受台风影响,多雨
B.昼夜长短差别较小
C.正午太阳位于观测者正北方向
D.夜间易出现霜冻现象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行星地球
地球的运动
地球公转的特征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差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