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指数值中的每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1960~1970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
A.华北地区寒潮多发
B.东北地区河流春汛提前
C.天山雪线偏高
D.南方地区羽绒服滞销
【小题2】下列年份,我国江淮地区梅雨期偏短的年份是( )
A.1880年
B.1920年
C.1980年
D.2000年
【小题3】农历2017年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双春年”,在这一年中将出现两次相同的节气:立春。下列关于双立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立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B.立春过后,北半球各地进入春季
C.两次立春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年
D.两次立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5-31 10:11: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图)和地球公转线速度变化图(乙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甲图中P点的纬度,乙图中N点对应的月份分别是
A.60°、1月
B.30°、1月
C.60°、7月
D.30°、7月
【小题2】当地球公转线速度为N时,该日南通日出—正午—日落,旗杆的影子朝向变化可能是
A.东北—正北—西北
B.东南—正南—西南
C.东北—正南—西北
D.西南—正北—东南
【小题3】当地球公转线速度为M时
A.印度盛行西南季风
B.新西兰昼短夜长
C.松花江畔银装素裹
D.长三角高温多雨
同类题2
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地运行位置、气候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段落,创立了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1)按四季的划分,2017年清明节(4月4日)属于
季,寒露(10月8日)属于
季。
(2)某年夏至日(农历五月十四)的月相接近于
,当天日、月、地三者位置关系大致是
;该日的潮汐现象接近
;当天广州(约23°N,113°E)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
度。
(3)从小满到小暑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
。从小暑到立秋期间,上海地区昼夜长短状况是
,变化趋势是
。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地(甲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地(乙地)二十四节气的平均日照时间图和我国华北平原某地某年中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图中乙地立夏之后日照时数变小的主要原因是
A.寒潮影响
B.江淮准静止锋
C.太阳高度变大
D.太阳直射点移动
【小题3】【小题4】图中甲地大暑日照不是全年最大,但气温达到最高的原因是
A.雨带推移
B.昼长最长
C.海陆热力性质
D.焚风效应
【小题5】【小题6】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地某年中的气候资料,据此推测,该年我国东部地区最有可能出现
A.南涝北旱
B.北涝南旱
C.南北皆旱
D.南北皆涝
同类题4
当地球的公转速度最快时,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农民正在( )
A.收割小麦
B.剪羊毛
C.给羊配种
D.犁地
同类题5
北京时间2 016年11月30日1 7时35分,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9°N,38°E)非盟会议中心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一一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和四季划分情况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与申遗成功当天最接近的季节和节气是
A.我国冬季、立冬
B.我国秋季、小雪
C.欧美秋季、大雪
D.欧美冬季、冬至
【小题2】申遗成功的时刻,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南极圈以南地区为极昼现象
B.南阳市树影较短
C.北京此时太阳位于西北方向
D.埃塞俄比亚首都当地时间为2016年11月30日12时35分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行星地球
地球的运动
季风环流
准静止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