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昼夜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判断晨昏线:是晨线,是昏线。
(3)在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是;在昼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在夜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9-29 09:18: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时间是____(节气),____月____日前后,图中A、B、C三地白昼最长的是____。
(2)此时北极圈内出现____(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半球正值____季。此日,地球处在接近公转位置的____(近日或远日)点。
(3)地球公转速度____(快或慢),此时,大连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____,这天过后大连的昼____(渐长或渐短)
(4)ABC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
同类题2
图中O为南极点,MA为晨昏线,M为晨昏线与纬线(70°)相切的切点,且与经线OB相交,图中α为30°,阴影部分与全球其它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
(2)此日地球上正午物体的影子朝向北方的范围有________和________。
(3)此日,M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及昼长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4)若图中C点的纬度是44°,地方时为4:20,则此日长春(125°E,44°N)的日出时间是北京时间的________点。
同类题3
在图中,a、b分别在两条日期分界线上,OMP为晨昏线,M为弧OP的中点,又是该线纬度最高点,O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完成下题。
【小题1】若图示区域内180°经线与晨昏线的交点12点日出,则M点
A.12点日落
B.0点日出
C.将向高纬移动
D.将向南移动
【小题2】若b点最大太阳高度为H,最小太阳高度为h时,则
A.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北纬(H―h)÷2
B.北回归线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能为90°―(23.5°―(H+h)÷2)
C.M点有极夜现象
D.O点的地方时约为10点钟
【小题3】当P点为1:20点时,北京时间是
A.8:00
B.12:00
C.16:00
D.20:00
同类题4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最基本的有规律的运动形式,它们的特点也影响了地球上最基本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完成以下各题。
【小题1】下列能够证明地球在自转的地理现象是
A.月球西升东落
B.昼夜长短变化
C.太阳东升西落
D.河岸对称分布
【小题2】同一纬线上,在不考虑地形起伏的情况下,大致相同的是
A.太阳方位
B.昼夜长短
C.太阳高度
D.日出时间
同类题5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甲图)及“A位置极点上空俯视放大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地球处于A位置时为12月22日,指出乙图中表示晨线与昏线的线段,晨线________。
并补画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及用斜线画出夜半球
。
(2)该日,Q地的昼长为_______小时.
(3)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该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行星地球
地球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