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每相邻两个节气相差一般为15天左右。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我国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应该是
A.日、地、月的位置关系
B.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
C.我国农业生产活动安排
D.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
【小题2】上图所示的二十四节气中,每条直径上相对的两个节气日最可能出现的是
A.两节气日期都一定相差180天
B.两节气日正午太阳高度都相等
C.太阳视运动轨迹出没方位相同
D.两节气日的昼夜长短正好相反
【小题3】“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之日,黄河流域最接近
A.清明忙种麦
B.白露忙割地
C.小雪地封严
D.冬至不行船
【小题4】小满至芒种期间
A.我国各地日出东南方
B.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C.我国各地正午日影朝北
D.合肥白昼逐渐变长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9-08 09:46: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中的斜线示意晨昏线。甲地经度为15°E。假定西五区区时为6日0时20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日甲地昼长为
A.13小时20分
B.12小时20分
C.11小时20分
D.14小时20分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日地球上越往北昼越短
B.此时地球上6日的范围大于一半
C.天山牧场的牧民在山麓放牧
D.长江处于枯水期
同类题2
读下图,
表示北极星,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A、B、a、b字母,黄道面是________,黄赤交角是________;
假设1:黄赤交角减小到20°,则:
(2)地球上回归线与极圈的纬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热带和温带的范围变化是热带________、温带________(扩大或缩小)。
假设2:如地球公转状况不变,而黄赤交角减小到0°,则
(4)太阳直射点将如何移动?________
(5)杭州(30°N)在一年中天文季节会发生什么变化?________
同类题3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于2016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读上面“二十四节气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就我国东部季风区而言,最吻合“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的节气是
A.大雪
B.惊蛰
C.芒种
D.白露
【小题2】下列时段中,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
A.寒露至霜降
B.小寒至大寒
C.谷雨至立夏
D.立秋至处暑
同类题4
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A.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B.各地的昼夜交替现象
C.一年中,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随季节发生变化
D.北京球迷上午9:00观看美国中部时间20:00举行的NBA篮球赛
同类题5
下图中,②点为12:00,太阳高度为90°;④点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日期前后,下列地理事象可信的是( )
A.天安门广场国旗班5:30升国旗
B.华北平原农民正忙于收割小麦
C.北京大学的学生在昆明湖上溜冰
D.舟山桃花岛桃花盛开
【小题2】关于图中四地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示日期①点昼长大于②点
B.①点所在地区盛行西南风
C.图示时刻③、④两点太阳高度相等
D.③点所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
【小题3】关于④点所在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B.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C.矿产资源丰富,以锡和石油最著名
D.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之一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行星地球
地球的运动
地球公转的速度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