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面两幅图均示意地球表面,其中右图所示区域取自左图中方框所示部分。右图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上纬度最高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A.5时
B.15时
C.9时
D.19时
【小题2】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A.55°N
B.65°N
C.75°N
D.85°N
【小题3】若Q地的经度为0°,此时正是北京日出。这个季节
A.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B.长江下游枫叶正红
C.长城沿线万里雪飘
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11-17 06:08: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地形是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重要因素。下表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的1、4、7、10月平均最高气温(单位:℃)随坡度的变化统计,表1为北坡,表2为南坡。据此完成问题。
表1
坡度
1月
4月
7月
10月
5°
9.5
20.7
27.4
19.8
25°
9.3
19.3
27.4
20.4
45°
5.8
17.0
27. 1
18.0
表2
坡度
1月
4月
7月
10月
3°
7.9
19.7
26.5
18.9
12°
8.0
19.9
26.6
19.0
23°
8.5
21.0
26.6
19.2
【小题1】随着坡度的增加,各月平均日最高气温降低幅度最大的是( )
A.冬春季的南坡
B.夏秋季的南坡
C.冬春季的北坡
D.夏秋季的北坡
【小题2】各月平均日最高气温随坡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昼夜长短
B.正午太阳高度
C.天气状况
D.植被覆盖率
同类题2
城市用地紧张,因此不少楼盘为了“有效”利用土地,随意缩短了楼间距,降低了居室的日照标准,关于居民呼吁“阳光权”的新闻屡见不鲜。城市住宅小区规划时,对采光条件有明确的规定,下表反映了我国部分城市住宅在满足日照条件下的楼间距的要求(表中H为住宅楼高度,适用于住宅呈南北走向的平原地区),回答下列各小题。
【小题1】表中住宅理论距离的计算主要是依据城市的()
A.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B.北京时间12时的太阳高度
C.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D.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
【小题2】表中四个城市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同类题3
下图中A点为太阳直射点的所在位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所表示的节气为________;该日,济南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该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盛行______风(风向);图中B处为热带气旋,其旋转方向为______时针。
(3)图中C地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压带)控制,常年高温多雨。该地区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带,C地与E地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以____________为基础。
(4)图中D处洋流为_______(寒或暖)流;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下表为北半球年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表(可能总辐射:考虑受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考虑受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据表完成各题。
纬度(°N)
64
50
40
30
20
0
可能总辐射(W/m2)
139.3
169.6
196.4
216.3
228.2
248.1
有效总辐射(W/m2)
54.4
71.7
98.2
120.8
132.7
108.8
【小题1】影响可能总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
C.大气环流
D.洋流
【小题2】导致表中最大有效总辐射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②多晴天,云层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③纬度高,白昼时间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④云层厚,保温效应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同类题5
下图为南半球的一段纬线,图中M、N两点为北半球夏至日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此时,由此纬线向北则图中()
A.M、N两点均向东移动
B.M点向西移动,N点向东移动
C.M、N两点均向西移动
D.M点向东移动,N点向西移动
【小题2】如果黄赤交角增大,则此日由M点向西到N点的经度差将()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不确定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行星地球
地球的运动
光照图的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