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表为北半球年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表(可能总辐射:考虑受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考虑受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据表完成各题。
纬度(°N)
64
50
40
30
20
0
可能总辐射(W/m2)
139.3
169.6
196.4
216.3
228.2
248.1
有效总辐射(W/m2)
54.4
71.7
98.2
120.8
132.7
108.8
【小题1】影响可能总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
C.大气环流
D.洋流
【小题2】导致表中最大有效总辐射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②多晴天,云层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③纬度高,白昼时间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④云层厚,保温效应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3-24 04:06: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我国海南岛南部三亚的纬度约为18°N,一年内最短白昼约为11小时,最长约为13小时,差值为2小时;我国领土最北端的漠河(纬度约为53°N)一年内最短白昼为7小时左右,最长达17小时,差值为10小时。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白昼最短时,海南岛和漠河都是严寒的冬季
B.我国纬度越高的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小
C.三亚白昼时间最长时,也是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
D.漠河白昼时间最长时,也是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候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地气温年较差差异不大
B.夏季漠河气温比海南岛高
C.海南岛一年中可出现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D.漠河有极昼极夜现象
同类题2
晨线与某两条固定的经线分别相交于P、Q两点,P、Q经度相差90°,P点位于北半球且当日无极昼极夜现象。关于两点的叙述,一定是()
A.春分至夏至,P点南移,Q点北移
B.秋分至冬至,P点西移,Q点东移
C.夏至日,P点南移,Q点北移
D.冬至日,P点西移,Q点东移
同类题3
“神舟十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Y11”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如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旧金山(西八区)的华侨观看此次发射实况的时间是 ( )
A.10月16日7:30
B.10月16日15:30
C.10月17日7:30
D.10月17日23:30
【小题2】下列光照图中,最符合该日全球昼夜状况的是( )
A.
B.
C.
D.
【小题3】飞船飞行期间( )
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运动
B.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越来越快
C.北京和酒泉都是昼越来越长
D.北京和酒泉正午太阳高度都变小
同类题4
教师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
A.在北半球并在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但在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在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但在向北移动
同类题5
某摄影爱好者在我国某地观察日落景象,每一次他都用相机多次曝光后,再将多幅影像叠加起来,形成一幅日落重复曝光图。他在春分日拍摄日落景象,半月之后在原地又拍摄一次,将日落影象重叠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指出拍摄者位于图中最高楼的什么方位,以及能正确表示第二次拍摄到的影像是
A.东南方,甲
B.东北方,乙
C.西南方,甲
D.西北方,乙
【小题2】影像拍摄期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北极圈出现极昼
B.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C.华北地区进入雨季
D.海口正午日影变短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行星地球
地球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