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图中甲为地球公转示意图、乙为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两位置代表的节气名称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乙图中②③两点正处于________(日出或日落)时,所在是________(晨线或昏线)
(3)③点所在地的地方时________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8-11-30 04:49: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表为“我国重庆长寿连续两天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 )
项目
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
今日
07∶03
18∶08
明日
07∶04
18∶07
A.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同类题2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当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A.放鞭炮,守岁拜年
B.荡秋千,踏青插柳
C.庆国庆,国富民强
D.食粽子,纪念屈原
【小题2】在地球公转由C向D运动的过程中:
A.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
B.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
【小题3】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位于A点时,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
B.地球位于B点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
C.地球位于C点时,公转速度开始减慢
D.地球位于D点时正午太阳高度上海>北京>大庆
同类题3
在极圈内,纬度越高的地区,一年中出现极昼极夜的时间越长。
同类题4
沈阳(123ºE, 42ºN)某学校地理研讨小组连续三个月测量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的测量数据如下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这三个月当中的第一次测量当日正值北半球的春分日
C.正值田纳西河各水库蓄洪期
D.三个月中正值长江汛期
【小题2】在第二次测量时间的前一周,地球上最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北极出现极昼范围最大
B.全球昼夜平分
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
D.北京时间是正午12点整
同类题5
下表示意甲、乙、丙、丁四地12月至次年1月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变化状况。
地点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状况
昼长变化状况
甲
减小→增大
增长→减短
乙
增大→减小
不变
丙
增大→减小
增长→减短
丁
减小→增大
减短→增长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四地中,属于同一半球的是( )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丙、丁
D.甲、乙、丁
【小题2】乙地的纬度最可能是( )
A.0°
B.62°N
C.66°34′S
D.86°S
【小题3】如果地球的自转轴与黄道平面(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平面)的夹角为α,地球公转一周,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移动的范围是( )
A.小于南北纬23°
B.南北纬α之间
C.大于南北纬66°
D.南北纬90°-α之间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行星地球
地球的运动
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
晨昏线(圈)的判断
地方时的定义、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