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我国黄河流域,河南登封市(34°N)附近观星台是二十四节气产生的最直接文物史证,这里现存有700年历史的“量天尺”(下图),用来测量正午日影,可定节气和一年时长。时至今日,二十四节气仍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当图中“量天尺”测得的正午日影长度为一年中最长时
A.太阳直射点正向赤道移动
B.泰山6点前日出东北方向
C.地球接近公转轨道近日点
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
【小题2】二十四节气发源于中原,因为这里
A.平原地势平坦,牧业发达
B.气候四季分明,循环往复
C.人口比较稀少,技术落后
D.处于版图正中,影响较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2-19 10:14: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某地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图,此时东二区区时为19时。据此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的纬度是
A.35°N
B.35°N
C.45°S
D.45°N
【小题2】该地的经度是
A.75°W
B.65°W
C.55°E
D.45°E
同类题2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下左图)和地球公转线速度变化图(下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中P点的纬度,右图中M点对应的月份分别是
A.60°N, 1月
B.30°S, 1月
C.60°N ,7月
D.30°N ,7月
【小题2】当地球公转线速度为N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北半球昼短夜长
C.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D.南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
同类题3
2017年5月5日立夏,这是我国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据此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立夏时,地球位于图中的
A.④一①时段
B.①一②时段
C.②一③时段
D.③一④时段
【小题2】立夏后一个月
A.海南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B.悉尼昼短夜长且夜渐短
C.日本东京正午日影渐长
D.天安门升旗时间逐日提前
同类题4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点此时是________时,昼长为________小时,A点的日出时刻是________时。
(2)此图表示的日期是_____月____日前后的阳光照射图,此时以____和___经线将地球分为两天。
(3)H点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
(4)在图中用阴影画出夜半球的范围,________(HG或GD)为晨线。
同类题5
我国的中小学校学生放寒假期间,地球上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和移动的规律是:( )
A.在北半球,始终南移
B.在北半球,先南移,后向北移
C.在南半球,始终北移
D.在南半球,先北移,后向南移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行星地球
地球的运动
地球公转的特征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