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综合了天文、气象等知识,反映了我国古代发达的农业文明。左图实线所示为晨昏线上地方时为12时的P点,某时间段内的纬度位移,右图为“二十四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
A.渭河平原 | B.柴达木盆地 | C.藏南谷地 | D.珠江三角洲 |
【小题2】关于图示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P点由b移向c期间,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
B.P点由b移向c期间,齐齐哈尔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
C.P点位于①位置时,齐齐哈尔的节气最可能是寒露 |
D.P点位于①位置时,齐齐哈尔的昼长夜短,且昼在逐渐变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