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至18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各个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进入近代社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的怀疑缘于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围绕大阳转。《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
材料二:文艺复兴对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沿海地区的影响是航海……到了这个时候,欧洲人的眼界不再只向内看了,不再只向欧洲这一个区城里看往外看,向海洋看。葡萄牙和西班牙只是先行者,很快荷兰跟上来,英国跟上来,法国也跟了上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760年前后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材料四: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美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一一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行抵美洲纪念活动。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1)材料一中提到的“新大陆的发现”与哪一事件有关?依据材料一说明该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2)依据材料二,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文艺复兴与“新大陆的发现”有什么关系。
(3)依据材料三,说明1500—1760年的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
(4)材料四中,“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
(5)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推动近代欧洲社会巨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