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近代西方工业化成功以前,中国工业的发展,就它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来说,显然曾经有过一页光辉灿烂的历史。而创造这一页光辉灿烂历史的正是晚明的江南,具体地说,是江南的丝绸业市镇。太湖流域的丝绸业市镇,其四乡皆以能出产优质的生丝而闻名于世,统称为“湖丝”,……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各国商人争购的抢手货。……外销商品中,仅次于丝货的棉布,主要产地也在江南,江南的棉布业市镇出产的精品棉布,号称“衣被天下”,不仅行销全国,还远销海外。

——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材料二  1889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奕劻奏称:“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本无须取给于外洋,乃洋人以机器织成,幅宽盾(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

——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

材料三 在洋布畅销的情势下,90年代以后,中国官商也开始自设机器织布厂。先是上海设机器织布局,后来湖北也设立了机器织布局,开始在本土生产机织布。此后至20世纪初的一二十年间,各地商人纷纷开设机器织布厂。仅在1897-1912年的十五年间,全国各地就新开设机器织布厂约六十家……掀起了一股设厂热湖。……从此,民间俗称的“洋布”不再只是指由外洋精入的外国棉织品,而成为以新式机器纺织的机织布的通称。……由于洋布具有机器织作、批量生产,量多、质美、价廉等与中国传统衣料大不相同的特点,使得这种着装衣料也使明清以来一直奉行服制礼俗所形成的社会等级礼俗及其观念受到冲击,带来了社会文化领域的一些新变动。

——李长莉《洋布衣在晚清的流行及社会文化意义》

(1)依据材料一,概括晚明时期江南地区纺织业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指出晚明江南纺织业发展对传统生产关系的冲击。
(2)根据材料二,指出奕劻奏折中反映的经济现象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1897-1912年间掀起的“设厂热潮”的原因。简述洋布流行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11-06 11:13: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