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既是中国人民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中国人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显民族独立)

材料一:他用浓重的湘音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将那伟大、庄严、团结的气氛推向高潮。

(固国家政权)

材料二:解放前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这种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立社会制度)

材料三

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资料:胡绳《***的七十年》

(寻探索之路)

材料四: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扬改革之帆)

材料五: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政策。

——邓小平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这种制度”指什么?为了废除“这种制度”巩固国家政权,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哪一法律文件作为改革的法律保障?

(3)材料三表中数据的变化与哪一事件有关?其实质是什么?

(4)材料四中总路线开始实施后,党中央出现了哪两次严重失误?出现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5)材料五中邓小平提到的在安徽农村“改革的政策”指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8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5-07 02:55: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