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料 “安史之乱”后割据倾向最强的是河北地区的藩镇,这些节度使原来随安绿山叛乱,之后投降朝廷,国而被允许保留对自己部队的指挥权,并且统治大片土地。虽然这些以前的叛将接受唐朝所赐名号,并对长安的帝国政府名义上效忠①,但他们自己的领地如同独立的王国。他们任命自己的官吏,招募军队,征收赋税,任命自己的继承人②,这在制度上意味着他们成了世袭统治者。
北方人口大为减少,唯有东南地区有余粮(主要是大米)可供输出。国此,在“安史之乱”之前只是作为一种有益的补充手段的大运河,突然成了唐朝中央政府不可或缺的生命线。
——摘编自(美)陆威仪《世界性的帝国:唐朝》
(1)从材料中,找出能证明以下结论的史料。(从材料下划线部分选择:写序号即可,多选,错选不得分) | 特点概述 | 地图中对应信息 |
共同点 | | 图1:辽、宋、西夏等政权并存 图2:宋、金、西夏等政权并存 |
各民族间进行经济贸易 | | |
不同点(举出一个变化即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