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从他的事迹中可以看出唐朝的对外政策是怎样的?材料二 十一至十三世纪,印度洋已成了大宋商船的天下……宋朝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二百万贯,以百分之十的税率计算,可以推算出,宋代每年的进出口总额约为二千万贯……
——吴钓《宋代:中国的大航海时代》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促使宋朝“大航海时代”来临的最重要技术条件是什么?材料三 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对外贸易海港有…政府在这里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3)材料三中的“专门机构”是什么?写出当时的两个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材料四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紐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哪个朝代。陆路和海路通的畅通有何积极影响?材料五 明朝前期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但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28年间,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在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进一步树立了中国的和平友好形象。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郑和船队最远到达哪里?依据材料五指出此次远航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