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复杂”“情况严峻”“史上最难”就业压力又将落在面临毕业的95后头上。研究显示,随着智能技术在制造、金融等领域的深入应用,“机器换人”对劳动力的解放让部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用人的需求下降。同时,随着产业智能化升级的推进,各行业中与信息、智能相关岗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可能进一步扩大,同时国家结构性的调整,新兴产业和国家重点发展产业招聘量提升。
同时,毕业生们表示,想留在北京等大城市,但南京、杭州这些城市也挺好的,看情况决定。媒体报道指出,如今的年轻人找工作不再问工资多少,而是专注“有无员工活动场所,有没有健身房和下午茶,工作氛围怎么样,领导好不好相处”等方面。个人发展空间是他们求职时最看重的因素。
高校表示,一方面应该积极做好岗位信息、求职指导、政策现务等全面的工作,对毕业生的关怀关爱,提升求职信心,传递就业温暖,做好学生求职路上的陪伴者和引路人,实现就业服务全覆盖;另一方面注重毕业生就业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在更高更长远的站位上思考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当前就业压力形成的原因并为高校毕业生提出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