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小磁铁处于静止状态后,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缓慢向右移动,此时悬挂的小磁铁的运动情况是( )
A.向下移动B.向上移动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将磁钢 M 固定在铁块 C上,用手将一元硬币 B1、B2 叠在一起,竖立在磁钢上端。如左 下图所示。将手指稍稍松开一小段距离,将观察到的现象是两个硬币的上端____(填“合拢”或“分开”),这是因为硬币被_______,且两个硬币的上端__ (填“同”或“异”)名。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把钢条的一端移近小磁针,小磁针躲开,这表明()
A.钢条一定没有磁性B.钢条可能没有磁性
C.钢条可能有磁性D.钢条一定有磁性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某学习小组同学设计的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电路图。

(1)下表是该组同学所做实验的记录:

比较实验中的 1、2、3,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同学们发现当电流较小时,实验中电磁铁没有吸引起铁钉,那么 通电电磁铁到底有没有磁性呢?他们通过其他方法验证了这几次都是有磁性的。他们采用的方法可能是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3)该小组同学比较实验中的 1、4(或“2、 5”或“3、6 ”)也能得出“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的正确结论,请你说说理由: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许多科学家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叙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奥斯特首先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B.汤姆生提出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门捷列夫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法拉第首先发现了元素周期表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1)如图是电学中很重要的两个实验,其中甲图装置是研究________的规律;乙图装置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规律。

(2)如丙图中左图是法拉第发明的能够产生持续电流的机器:发电机,金属圆盘可以看成 是由无数根长度等于圆盘半径的导线组成的。金属圆盘在磁极间不断转动,每根导线都 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产生持续的电流。 某校探究小组仿制了这个发电机装置(如丙图中右图),对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进行如下 探究:
①当圆盘转速增大时,电流表指针偏转增大,说明电流大小跟_________有关;
②保持圆盘转速不变,换用一个半径更大的金属圆盘,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更大,说明电流大小还跟_____________有关;
③保持圆盘转速不变,换用__________ ,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更大,说明电流大小跟磁场强弱有关。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为判断短跑比赛是否抢跑,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抢 跑自动指示”电路。已知电磁铁的线圈电阻 R1=100Ω,右 边发令控制电路电源电压为 6V 恒定不变;R0 是压敏电阻, 其阻值随压力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发令指示灯的工作电 流忽略不计。当电磁铁的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 15mA 时, S2被吸引而闭合,起跑器指示灯亮。


(1)计算说明该抢跑器起跑指示灯不亮的最小压力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电路图说明该抢跑器的工作原理:____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明在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后,想进一步探究影响通电直 导线周围磁场强弱的因素。经老师指导及查阅资料知,磁场的强弱可用物理量“B”来表 示(单位为“T”),其大小与直导线中的电流 I。测试点到直导线的距离 r 有关。小明通 过实验所测得的两组实验数据如下:
表一:当测试点到直导线的距离 r=0.02m 时,磁场的强弱 B 与电流 I 的实验数据

(1)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答:___________
表二:当电流大小对于 5A 时,磁场的强弱 B 与测试点到直导线的距离 r 的实验数据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答:    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小明用导线绕在铁钉上,接入如右上图所示的电路中,制成了一个电磁铁。闭合开关 S,小磁针静止时左端应为________极,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左移动时,电磁铁的磁性将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B.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生磁的现象制成
C.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只跟电流大小有关D.发电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