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性质
- + 水
-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下图为精制粗盐的示意图,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蒸发滤液时,玻璃棒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中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漏斗中的液面应__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于滤纸边缘。
(1)写出仪器名称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蒸发滤液时,玻璃棒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中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漏斗中的液面应__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于滤纸边缘。
今年9月7日11时19分,云南昭通市彝良县、贵州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处发生5.7级地震.为了协助做好饮用安全工作.自来厂主要通过①吸附沉淀(用明矾);②投药消毒(用漂白粉等);③静置沉淀;④过滤等对自然水进行净化。
(1)其合理步骤顺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
(2)我们在实验室中进行过滤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___
(1)其合理步骤顺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
(2)我们在实验室中进行过滤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___
探究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先称取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放入大试管中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为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物质减轻的质量即为产生氧气的质量,从而求出氯酸钾的质量。(学习小组同学事先查阅资料获知,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锰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
实验测得固体混合物质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请你计算出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实验测得固体混合物质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请你计算出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当水的温度和压强升高到临界点(t=374.3℃,p=22.05 MPa)以上时,水就处于超临界状态,该状态的水称为超临界水。超临界水具有通常状态下水所没有的特殊性质:它可以和空气、氧气及一些有机物质均匀混合;如果超临界水中同时溶有氧气和有机物,则有机物可迅速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氮气、水等小分子化合物。有关超临界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超临界水可处理有机废物 |
B.超临界水是一种新物质 |
C.超临界水是水的一种状态 |
D.超临界水氧化技术不形成二次污染 |
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201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链式安全”。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经过调查和搜集资料,得知对水的净化,可以通过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杀菌消毒(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过滤等几个步骤来进行。请在上述步骤中,选择合理的操作顺序:( )
A.①③②④ | B.①③④② | C.③④①② | D.③①④② |
2011年12月11日凌晨3时24分,永嘉乌牛街道一休闲中心发生火灾,消防人员接到火警,带上呼吸面具,迅速赶到火灾现场进行扑救,很快控制火势,由于扑救及时,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据知:呼吸面具中的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02)能跟C02反应生成02和另一种固体化合物;它也能跟H20反应生成02,化学方程式为:2Na202+2H20=4NaOH+02↑。以下是某兴趣小组进行的探究活动。

(1)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氧气,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表明C02未被Na202完全吸收的实验现象为 。
②O2可采用D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是利用了O2的哪些性质? 。
(2)7.8g过氧化钠与足量的水反应,若反应后得到了40g氢氧化钠溶液,请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氧气,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表明C02未被Na202完全吸收的实验现象为 。
②O2可采用D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是利用了O2的哪些性质? 。
(2)7.8g过氧化钠与足量的水反应,若反应后得到了40g氢氧化钠溶液,请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某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完全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求12 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反应前 | 反应后 | |
实验 数据 | 烧杯和稀盐酸的总质量 |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
150 g | 12 g | 157.6 g |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求12 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实验室现有足量的20%的氢氧化钠的溶液和蒸馏水,欲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
A.95g | B.50g | C.100g | D.10g |
在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克。则该温度时,50克水中加入20克氯化钾晶体,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40% | B.34% | C.28.6% | D.25.4% |
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对水资源状况进行调查,调查报告中下述观点错误的是()
A.水的污染加剧了淡水资源危机 |
B.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
C.可以将海水进行淡化来解决淡水危机 |
D.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改变水汽输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