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物质的性质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密度
- 物态变化
- 溶液
- 溶解度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下列各项实验或事例可以说明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存在水的是()
A.大气中有细菌在生存,而细菌进行新陈代谢,需要水; |
B.刚从冰箱里拿出干而冷的瓶子外壁会有水珠出现; |
C.秋天的早晨的树叶上会有露珠出现 |
D.上述事例或实验都可以说明空气中存在水 |
如图所示,是模拟“云和雨”的实验装置,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酒精灯加热湿沙,加快水的汽化 |
B.石棉网的作用是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
C.烧杯里的“白雾”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
D.盘子里放冰块使水蒸气降温,液化成小水珠 |
某同学利用“替代法”测量一粒花生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
①选择一粒饱满的花生米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花生米下沉至杯底,如图(甲)。
②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花生米___________,随即停止加盐,如图(乙);
③取出花生米,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
④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
⑤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即为花生米的密度.
(2)实验中若加盐过量,可进行如下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遗漏了重要的一步,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
①选择一粒饱满的花生米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花生米下沉至杯底,如图(甲)。
②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花生米___________,随即停止加盐,如图(乙);
③取出花生米,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
④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
⑤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即为花生米的密度.
(2)实验中若加盐过量,可进行如下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遗漏了重要的一步,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物体放入盛满酒精的烧杯中,溢出10g酒精,那么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 )
A.等于10g | B.大于10g | C.小于10g | D.不小于10g |
将100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在不蒸发水的情况下从50℃降温至10℃时,不发生改变的是()
A.溶剂的质量 | B.溶液的质量 |
C.硝酸钾的溶解度 | D.硝酸钾的质量分数 |
小科同学先后用两支均未甩过的体温计测自己的体温,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39.5℃和37.5℃,那么他体温读数是()
A.一定是37.5℃ | B.更接近39.5℃ |
C.在37.5至39.5℃ | D.低于或等于37.5℃ |
某温度下,将80克蔗糖放到10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溶解掉64克蔗糖,得到蔗糖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得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________克。
(2)假如该溶液已饱和,要使它变成不饱和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增加溶剂,④增加溶质,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_。
(1)得到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________克。
(2)假如该溶液已饱和,要使它变成不饱和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增加溶剂,④增加溶质,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_。
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取水 | B.过滤 | C.吸附 | D.消毒 |
有60℃时A物质的溶液100g,若温度不变,蒸发掉10g水时,有4gA的晶体析出(不含结晶水),再蒸发掉10g水时,又有6gA的晶体析出,则60℃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A.12克 | B.20克 | C.40克 | D.60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