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 物质的性质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密度
- 物态变化
- 溶液
- 溶解度
- 水
- 空气
- 金属
- 常见的化合物
- 常见的有机物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世界和平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军事力量的发展是维护本国和平的保证。某国最近研制出一种新型材料“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该材料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摄氏度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kg/m3。已知某军用大型运输机采用超高强度结构钢(密度为7.8g/cm3)制造,耗钢材130吨;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的质量为( )
A.0.05吨 | B.0.26吨 | C.2.6吨 | D.50吨 |
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在用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处理废金属材料(主要是生铁、镀锌铁皮)时,溶液发烫并闻到了刺激性气味,这种反常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从组成物质的元素角度分析,他们猜测气体可能是SO2、CO、C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该气体的成分,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I. SO2、C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CaSO3难溶于水;
II. SO2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并使它褪色,上述其它气体不能。
实验探究:
(1)甲同学为了验证处理废金属材料产生的气体中是否含有CO2,把它直接通入澄清石灰水,并观察实验现象。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做法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2)同学们设计了一套合理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铁架台已略去)。请你从下列试剂中选择所需药品并完成实验(药品可重复选用):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无水硫酸铜,碱石灰(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

①写出E装置中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 。
②若观察到 (填装置序号)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原气体中有CO2;
③若观察到 现象, 证明原气体中有H2,无CO。
查阅资料:
I. SO2、CO2都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CaSO3难溶于水;
II. SO2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并使它褪色,上述其它气体不能。
实验探究:
(1)甲同学为了验证处理废金属材料产生的气体中是否含有CO2,把它直接通入澄清石灰水,并观察实验现象。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做法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2)同学们设计了一套合理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铁架台已略去)。请你从下列试剂中选择所需药品并完成实验(药品可重复选用):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无水硫酸铜,碱石灰(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

①写出E装置中试剂的名称或化学式 。
②若观察到 (填装置序号)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原气体中有CO2;
③若观察到 现象, 证明原气体中有H2,无CO。
物理活动课上,张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黄色的乒乓球和一个玻璃球全部埋人装有米的大烧杯中,摇晃烧杯一段时间,乒乓球从米中“跑”出来看到这个现象,同学们非常惊讶,乒乓球为什么能“跑”出来,而玻璃球为什么不能“跑”出来?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提出下列猜想:
猜想1:因为乒乓球体积比玻璃球大;猜想2:因为乒乓球质量比玻璃球小。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两天后,同学们用准备的一些器材进行探究:
取三个空塑料瓶A、B、C,在各瓶中装入质量不等的沙子,盖好瓶盖,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
把三个瓶子全部埋入盛有米的容器中,敲击容器,观察现象。
实验数据及现象记录如下表(米的密度约为1.37g/cm3)
(1)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回答:猜想1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猜想2__ _____(填“正确”或“错误”).你认为乒乓球能从米中“跑”出来的原因是__ ____________。
(2)运用这个现象所隐含的物理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____ _____.试举一例或说出你的一个设想,如________ ____________.
猜想1:因为乒乓球体积比玻璃球大;猜想2:因为乒乓球质量比玻璃球小。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两天后,同学们用准备的一些器材进行探究:
取三个空塑料瓶A、B、C,在各瓶中装入质量不等的沙子,盖好瓶盖,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
把三个瓶子全部埋入盛有米的容器中,敲击容器,观察现象。
实验数据及现象记录如下表(米的密度约为1.37g/cm3)
瓶子编号 | 体积/cm3 | 质量/g | 现象 |
A | 22 | 14.4 | 跑出米 |
B | 28 | 38.6 | 未跑出米 |
C | 144 | 50.2 | 跑出米 |
(1)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回答:猜想1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猜想2__ _____(填“正确”或“错误”).你认为乒乓球能从米中“跑”出来的原因是__ ____________。
(2)运用这个现象所隐含的物理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____ _____.试举一例或说出你的一个设想,如________ ____________.
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它表示()
A.1米3水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 |
B.1米3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
C.1千克的水的体积是1米3 |
D.1米3水的质量是1千克 |
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右图可知该种物质属于 (填“晶体”或“非晶体”), 段时间表示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该段时间的温度叫该物质的 。

如图所示,容积为3 dm3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为1㎏的水,现将一个密度为0.6×103㎏/m3的木块放入容器中,木块与容器壁不接触,水恰好没有溢出,则木块的质量为( )


A.0.6㎏ | B.1.2㎏ |
C.1.8㎏ | D.2.0㎏ |
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A.只有化学变化,没有物理变化
B.只有物理变化,没有化学变化
C.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
D.无法确定
A.只有化学变化,没有物理变化
B.只有物理变化,没有化学变化
C.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
D.无法确定
在盛有相同质量水的3支试管甲、乙、丙中,分别加入3种不同的物质,充分振荡后观察到:甲试管的液体中有分散的小液滴,乙试管的液体中分散有固体的小颗粒,只有丙试管中看不到所加入的物质,但试管中的液体呈蓝色透明。试判断:
(1)甲试管中是________液,丙试管中是_______液。
(2)这3种液体中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1)甲试管中是________液,丙试管中是_______液。
(2)这3种液体中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