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回答下列小题。
表: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
【小题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
【小题2】导致强沙尘暴次数和土地沙化速度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小题3】对防治该环境问题可行的措施有
①抽取地下水 ②生态移民
③建设防护林体系 ④开采矿产资源
表: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
时间 | 50年代 | 6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强沙尘暴次数(次) | 5 | 8 | 13 | 14 | 23 |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 1560 | 2100 | 2460 |
【小题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
A.逐渐变慢 | B.变化不明显 |
C.逐渐加快 | D.无法判断 |
A.围湖造田 | B.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
C.植树种草 | D.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生产活动 |
①抽取地下水 ②生态移民
③建设防护林体系 ④开采矿产资源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形成了脆弱的生态环境。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黄土高原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南方丘陵山区严重,其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小题1】关于黄土高原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深居内陆,且位于阶梯交界处 | B.水土流失严重,但地质地震灾害较少 |
C.位于从半干旱向干旱过渡的地区 | D.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交错,自然环境条件不够稳定 |
A.黄土高原降水量较南方丘陵山区大 | B.黄土高原降水强度较南方丘陵山区小 |
C.黄土高原植被破坏较南方丘陵山区严重 | D.黄土高原上黄土抵抗侵蚀能力极低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丙地土地荒漠化的形成原因。
(2)说明乙地荒漠化带来的环境影响。
(3)简述甲、乙、丙三地土地荒漠化治理的相同措施。
荒漠化是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红色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等。其中,“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地退化现象;“红色荒漠化”主要是指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的土地荒漠化现象。
下图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

(1)简述丙地土地荒漠化的形成原因。
(2)说明乙地荒漠化带来的环境影响。
(3)简述甲、乙、丙三地土地荒漠化治理的相同措施。
读图“争”,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此图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小题2】该环境问题形成的基础自然条件是
【小题3】防治该环境问题的措施有
①人口大量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③增加水井的数量,以便引入灌溉
④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⑥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与封育固沙,构筑防护体系

【小题1】此图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 B.土地荒漠化 |
C.森林覆盖率下降 | D.全球变暖 |
A.多大风 | B.干旱少雨 |
C.地表多疏松沙质沉积物 | D.气候异常 |
①人口大量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③增加水井的数量,以便引入灌溉
④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⑥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与封育固沙,构筑防护体系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③④⑤ | D.②⑤⑥ |
读 “某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所示的地区,荒漠化现象严重,最可能的形成原因是
【小题2】为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不正确的措施是

【小题1】图中所示的地区,荒漠化现象严重,最可能的形成原因是
A.过度樵采 |
B.过度放牧 |
C.过度农垦 |
D.水资源利用不当 |
A.利用太阳能 | B.利用风力发电 |
C.营造速生薪炭林 | D.资源跨区域调配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请从气温、降水两个方面说明该地 区气候的主要特点。
(2) 西北地区的荒漠面积广大的原因之一是气候干旱。试从地理位置、地形两个方面分析气候干旱的原因.
(3)在导致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是 和 ,对此应采取哪些相应的防治措施?
材料一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和年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 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影响因素统计图

(1) 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请从气温、降水两个方面说明该地 区气候的主要特点。
(2) 西北地区的荒漠面积广大的原因之一是气候干旱。试从地理位置、地形两个方面分析气候干旱的原因.
(3)在导致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是 和 ,对此应采取哪些相应的防治措施?
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土地荒漠化包括
①土地沙漠化
②石质荒漠化
③次生盐渍化
④土地污染
⑤水土流失
⑥沙尘暴
【小题2】在现代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小题1】土地荒漠化包括
①土地沙漠化
②石质荒漠化
③次生盐渍化
④土地污染
⑤水土流失
⑥沙尘暴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①②③④⑤⑥ | D.①② |
A.草原、荒漠为主的植被 | B.人类活动 |
C.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 D.气候变异 |
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对策和措施。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各项中合理的是:
A.旱作农业区--减少水井数量 |
B.草原牧区--改革耕作和灌溉技术 |
C.干旱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
D.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碱化 |
为防止荒漠化的进一步扩大,在我国沙漠危害较严重的地区,建设的林业生态工程是
A.西南岩溶地区生态林 | B.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 |
C.东南沿海海防林 | D.“三北”防护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