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图为“鄱阳湖2000年~2010年间枯水期不同水位的天数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题。

为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江西省将实施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这是鄱阳湖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项目建成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为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江西省将实施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这是鄱阳湖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项目建成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A.提高鄱阳湖枯水期水位,增加湖区面积 |
B.导致鱼类江湖交流减少,增加生物多样性 |
C.调蓄长江洪水的能力下降,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增大 |
D.减少与长江水体之间的交换,影响鄱阳湖自身的水质 |
读“三江平原湿地变化图”,完成下题。

湿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湿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荒垦殖 |
B.大量人口迁入,人口密度大 |
C.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
D.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 |
下图中,地处石羊河下游的民勤目前面临着河流缩短、湖泊消失的现状,许多人不得不抛弃家乡的土地而远走他乡。造成石羊河下游绿洲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A.不合理开矿 | B.上游过度用水 |
C.毁林开荒 | D.围湖造田 |
人工生态浮岛是人工设计建造、漂浮于水面上、供动植物和微生物繁衍栖息的生态设施,它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和磷。它主要以塑料泡沫等材料为附着物,其上种植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根系深入水中,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能体现人工生态浮岛生态环境作用的是( )
①为鱼类提供生活繁殖场所②根系吸附悬浮物质,改善水质③富集的微生物降解污染物④生产农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小题2】人工生态浮岛能抑制水中藻类过度生长,其原因是( )
①浮岛生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②浮岛占据了藻类的生存空间③浮岛微生物吃掉藻类④浮岛遮蔽阳光

【小题1】下列能体现人工生态浮岛生态环境作用的是( )
①为鱼类提供生活繁殖场所②根系吸附悬浮物质,改善水质③富集的微生物降解污染物④生产农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①浮岛生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②浮岛占据了藻类的生存空间③浮岛微生物吃掉藻类④浮岛遮蔽阳光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下图是某研究所机构利用水池(4m*2m*1m)。土壤、芦苇丛、水管等材料设计制作的一个人工湿地系统示意图。回答下题。

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
①防风固沙 ②净化水质 ③涵养水源 ④塑造地形

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
①防风固沙 ②净化水质 ③涵养水源 ④塑造地形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南纳湘、资、沅、澧四水,北与长江相连,为长江重要的调蓄湖泊,冬季水位较低,是候鸟南迁的重要栖息地。2015年洞庭湖出现罕见的冬汛,水位比上一年同期高出了3 m多,一些浅水区成了深水区,一些洲滩也被水淹没,对候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材料二 下表为洞庭湖年输沙量统计表。

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条河流。
材料三 下图为洞庭湖水系图。

(1)结合材料,说明洞庭湖年输沙量的特征。
(2)试分析2015年洞庭湖出现罕见冬汛的原因。
(3)简述洞庭湖成为候鸟天堂的自然条件。
(4)分析此次冬汛对候鸟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措施。
材料一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南纳湘、资、沅、澧四水,北与长江相连,为长江重要的调蓄湖泊,冬季水位较低,是候鸟南迁的重要栖息地。2015年洞庭湖出现罕见的冬汛,水位比上一年同期高出了3 m多,一些浅水区成了深水区,一些洲滩也被水淹没,对候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材料二 下表为洞庭湖年输沙量统计表。

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条河流。
材料三 下图为洞庭湖水系图。

(1)结合材料,说明洞庭湖年输沙量的特征。
(2)试分析2015年洞庭湖出现罕见冬汛的原因。
(3)简述洞庭湖成为候鸟天堂的自然条件。
(4)分析此次冬汛对候鸟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措施。
下图中图乙为图甲M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M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小题2】下列措施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小题1】M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A.洪涝灾害频率有所降低 | B.气候由暖干变为冷湿 |
C.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 D.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加剧 |
A.扩大开垦,提高湿地生产能力 | B.引进外资,加快发展出口型农业 |
C.退耕还湿,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 D.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
读“东北地区三块商品粮基地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说明图中三块商品粮基地形成的共同优势条件。
(2)近十多年来,东北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图中A,B,C三块商品粮基地中,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可能是 。
你认为东北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是否可行,简要说明理由。
(3)C区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但现在国家却决定不再开垦该区的宜农荒地,并且要有计划地实施退耕还湿,原因是什么?

(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说明图中三块商品粮基地形成的共同优势条件。
(2)近十多年来,东北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图中A,B,C三块商品粮基地中,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可能是 。
你认为东北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是否可行,简要说明理由。
(3)C区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但现在国家却决定不再开垦该区的宜农荒地,并且要有计划地实施退耕还湿,原因是什么?
中亚的咸海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围湖造田 |
B.大量引用流入咸海的河水灌溉,使流入咸海的水量日益减少 |
C.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
D.位于干旱地区,森林植被破坏,沙漠化现象加剧 |
崇明东滩位于长江入海口,2002年崇明东滩被正式列入国际重要湿地,是公认的具有全球意义的生态敏感区。互花米草地下根茎发达,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互花米草作为一种有益的植物被引种到崇明东滩。2002年之后,崇明东滩这个鸟儿的“国际加油站”面临一场巨大的生态危机,几年之中,这里的鸟类数量急剧减少,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大幅度下降。
据此回答下面三题。【小题1】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花米草被引种的原因是( )
A.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 B.促进陆地淤长 |
C.增加鸟类的食物 | D.减小滩涂面积 |
A.环境污染加剧 | B.气候变化 |
C.滩涂面积的减小 | D.食物减少 |
A.滩涂养殖业 | B.水产品加工业 |
C.旅游业 | D.绿色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