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等值线向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乙处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试从地形、气候等方面分析此处沼泽形成的原因。
(3)近年来我国逐渐停止了对本地区沼泽湿地的农垦项目,试分析该措施的生态意义。

(1)甲处等值线向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乙处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试从地形、气候等方面分析此处沼泽形成的原因。
(3)近年来我国逐渐停止了对本地区沼泽湿地的农垦项目,试分析该措施的生态意义。
河套灌区位于阴山与黄河之间,是引黄河水灌溉形成的农业区。黄河水经农田灌溉后流入乌梁素海占其入湖水量的79.7%,而湖泊水体的减少主要是乌梁素海泄水闸排入黄河以及水体蒸发等。下图为河套灌区地形图和乌梁素海面积及明水面积变化示意图(明水面积即无水生植物被覆盖的水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所示阴山地区的地理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 山顶终年积雪B.山地北侧河流最终可入北冰洋,南侧河流最终可入太平洋
【小题2】根据图文资料,关于乌梁素海湖泊面积变化原因可能是
①为减轻凌汛大量蓄水 ②泥沙淤积
③湖泊水体富营养化 ④过量灌溉后过量排放入湖使湖水增多

【小题1】关于图中所示阴山地区的地理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 山顶终年积雪B.山地北侧河流最终可入北冰洋,南侧河流最终可入太平洋
【小题2】根据图文资料,关于乌梁素海湖泊面积变化原因可能是
①为减轻凌汛大量蓄水 ②泥沙淤积
③湖泊水体富营养化 ④过量灌溉后过量排放入湖使湖水增多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治理洞庭湖萎缩的主要措施有
①长江中上游山区退耕还林,封山育林 ②洞庭湖区退田还湖
③洞庭湖区开挖湖泊,加大湖盆 ④长江干流修筑堤坝,加固大堤
①长江中上游山区退耕还林,封山育林 ②洞庭湖区退田还湖
③洞庭湖区开挖湖泊,加大湖盆 ④长江干流修筑堤坝,加固大堤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上图示区域
【小题2】2002年以来,受区域气候变化影响,图中湖泊水位连年下降;2014年5月30日卫星遥感监测结果显示,湖水位较低年份水位上升1.77米,直接原因是

【小题1】上图示区域
A.农业生产方式相同 | B.地表形态起伏小 |
C.自然植被过度明显 | D.气候特征差异小 |
A.气候变化,冰川融水增多 | B.气候变化,降水增多 |
C.引河入湖,水环境治理工程 | D.调整牧业与种植业结构 |
(选修6).读我国不同时期的湿地类型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1)据图说明我国湿地面积的变化特点。
(2)针对湿地变化,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保护措施。

(1)据图说明我国湿地面积的变化特点。
(2)针对湿地变化,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保护措施。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

材料2 三江平原湿地变化图。

(1)根据材料,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有什么变化?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东北的工业结构应做如何调整?
(2)三江平原中的三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54年至2000年三江平原地区土地利用发生了哪些变化?湿地有哪些生态价值.
材料1 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

材料2 三江平原湿地变化图。

(1)根据材料,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有什么变化?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东北的工业结构应做如何调整?
(2)三江平原中的三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54年至2000年三江平原地区土地利用发生了哪些变化?湿地有哪些生态价值.
根据图文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说明候鸟栖息地面积与湖泊水位的相关关系。
(2)鄱阳湖区候鸟对栖息地水位涨落节律的长期适应,在越冬期的不同阶段,候鸟的数量、种类与栖息地面积变化趋于一致。每年10月候鸟数量较少,11-12月上旬,候鸟数量最多。请根据图文材料分析10月和11-12月候鸟数量不同的具体形成原因。
(3)近些年,鄱阳湖面积不断缩小,请分析这一现象对长江下游的影响。

(1)读图,说明候鸟栖息地面积与湖泊水位的相关关系。
(2)鄱阳湖区候鸟对栖息地水位涨落节律的长期适应,在越冬期的不同阶段,候鸟的数量、种类与栖息地面积变化趋于一致。每年10月候鸟数量较少,11-12月上旬,候鸟数量最多。请根据图文材料分析10月和11-12月候鸟数量不同的具体形成原因。
(3)近些年,鄱阳湖面积不断缩小,请分析这一现象对长江下游的影响。
由于对湿地资源的过度占用,湖北省湖泊数量急剧下降。湖泊数量的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
①调蓄洪水的功能削弱 ②湖水的减少可减轻当地的洪涝灾害
③使水生生物数量、种类减少 ④可减小大气湿度,进而影响到局部地区气候
①调蓄洪水的功能削弱 ②湖水的减少可减轻当地的洪涝灾害
③使水生生物数量、种类减少 ④可减小大气湿度,进而影响到局部地区气候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