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滨海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交错过渡地带。它的下限为海平面以下6米处,上限为大潮线之上与内河流域相连的淡水或半咸水湖沼以及海水上溯未能抵达的入海河的河段,包括滩涂湿地、浅海湿地、岛屿湿地等。
环渤海湿地是众多候乌迁徒途中最重要的营养补给站,据调查,在渤海湾地区已记录到的水鸟120多种,占我国水鸟总种数的40%以上,其特点主要体现在种类多、数量大、珍稀濒危物种出现频率高等方面。但21世纪以来,环渤海湿地水鸟数量不断减少,平均寿命不断缩短。下图为“渤海湾海岸线长度变化及空间分布示意围”。

(1)简析环渤海湿地水鸟资源丰富的原因。
(2)说明2000-2010年渤海湾人工岸线长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并简析其主要原因。
(3)简析渤海人工岸线的变化对湿地水鸟生存环境的影响。
滨海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交错过渡地带。它的下限为海平面以下6米处,上限为大潮线之上与内河流域相连的淡水或半咸水湖沼以及海水上溯未能抵达的入海河的河段,包括滩涂湿地、浅海湿地、岛屿湿地等。
环渤海湿地是众多候乌迁徒途中最重要的营养补给站,据调查,在渤海湾地区已记录到的水鸟120多种,占我国水鸟总种数的40%以上,其特点主要体现在种类多、数量大、珍稀濒危物种出现频率高等方面。但21世纪以来,环渤海湿地水鸟数量不断减少,平均寿命不断缩短。下图为“渤海湾海岸线长度变化及空间分布示意围”。

(1)简析环渤海湿地水鸟资源丰富的原因。
(2)说明2000-2010年渤海湾人工岸线长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并简析其主要原因。
(3)简析渤海人工岸线的变化对湿地水鸟生存环境的影响。
读中国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右图为中国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等3个小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
(1)白洋淀是当地著名的湿地,其对气候的影响是 、 。
(2)图示箭头是 工程(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修建该工程有利的条件是可利用原有的 (河流)。对于调入区,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
(3)图中河流甲是 ,该河流以南区域自然带名称是 。
(4)简述设立雄安新区给当地社会经济带来哪些有利影响。

材料一 右图为中国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等3个小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
(1)白洋淀是当地著名的湿地,其对气候的影响是 、 。
(2)图示箭头是 工程(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修建该工程有利的条件是可利用原有的 (河流)。对于调入区,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
(3)图中河流甲是 ,该河流以南区域自然带名称是 。
(4)简述设立雄安新区给当地社会经济带来哪些有利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l:中国的河流,如长江干支流,正步入开发资源的高峰期,今天中国有100多座60米以上的高坝。大坝正在江河上修建,还有数不清的小型电站在那些“清清的故乡小河”上开工。
材料2:《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国梦专辑刊登了“引江入湖再造800里洞庭”的梦想,大致内容是―在松滋前山,长江进入两湖平原的制高点,再造一个类似古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在此引长江清水入洞庭湖,再现“八百里洞庭”。就像2000多年前都江堰成就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一样,将给两湖平原带来一个2万平方千米的湿地圈,圈内可包含十余座百万人口生态中心城市和数百个湿地城镇。此构想旨在恢复洞庭湖生态,同时减轻长江防汛压力。
(1)“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原因是什么?
(2)长江横贯东西,具有较高的通航价值,试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长江的航运能力.
(3)洞庭湖的面积由“八百里洞庭”演变为目前的2000多平方千米,其面积缩小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危害?
材料l:中国的河流,如长江干支流,正步入开发资源的高峰期,今天中国有100多座60米以上的高坝。大坝正在江河上修建,还有数不清的小型电站在那些“清清的故乡小河”上开工。
材料2:《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国梦专辑刊登了“引江入湖再造800里洞庭”的梦想,大致内容是―在松滋前山,长江进入两湖平原的制高点,再造一个类似古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在此引长江清水入洞庭湖,再现“八百里洞庭”。就像2000多年前都江堰成就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一样,将给两湖平原带来一个2万平方千米的湿地圈,圈内可包含十余座百万人口生态中心城市和数百个湿地城镇。此构想旨在恢复洞庭湖生态,同时减轻长江防汛压力。
(1)“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原因是什么?
(2)长江横贯东西,具有较高的通航价值,试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长江的航运能力.
(3)洞庭湖的面积由“八百里洞庭”演变为目前的2000多平方千米,其面积缩小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危害?
红碱淖属高原性淡水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但近年来该地湖区萎缩、水质污染严重,珍稀鸟类生存状况堪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近年来红碱淖水位大大下降,主要人为原因包括( )
①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②水库截留水源 ③太阳活动频繁 ④矿区大量引水 ⑤矿区采煤渗漏 ⑥黄河全流域调配水资源
【小题2】协调该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关系,主要方向是( )
①节能减排,加强区域合作,防治红碱淖水污染 ②开发水电,禁止使用煤炭 ③节约用水,适度开发 ④迁出人口,减轻环境压力

【小题1】近年来红碱淖水位大大下降,主要人为原因包括( )
①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②水库截留水源 ③太阳活动频繁 ④矿区大量引水 ⑤矿区采煤渗漏 ⑥黄河全流域调配水资源
A.①②⑤ | B.①③④⑤ |
C.②④⑤ | D.②④⑥ |
①节能减排,加强区域合作,防治红碱淖水污染 ②开发水电,禁止使用煤炭 ③节约用水,适度开发 ④迁出人口,减轻环境压力
A.①②③④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③ |
关于甲乙两湖泊面积减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使乙湖泊面积减小 |
B.沿岸用水量大使甲湖泊面积减小 |
C.沙漠侵吞使乙湖泊面积减小 |
D.围湖造田使甲湖泊面积减 |
(2017浙江嵊州模拟)读东北地区局部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春季降水较少,但旱情并不严重,请简述自然原因。
(2)分析说明辽河PM河段的水文特征。
(3)辽东湾斑海豹主要栖息在渤海辽东湾一带,由于水污染近年来种群数量下降明显,试解释污染物。

(1)图示地区春季降水较少,但旱情并不严重,请简述自然原因。
(2)分析说明辽河PM河段的水文特征。
(3)辽东湾斑海豹主要栖息在渤海辽东湾一带,由于水污染近年来种群数量下降明显,试解释污染物。
(题文)(加试题)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西部,是典型的内陆湿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扎龙成为全球知名的鸟类繁殖和栖息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简要分析内陆湿地的形成条件。
(2)研究表明,湿地比传统意义上的绿地更具环境效益,目前,许多城市在加强人工湿地建设。试分析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所起的作用。
(3)扎龙湿地退化、鸟类迁移,使“鹤乡”齐齐哈尔市的旅游业受到很大影响。你认为应采取哪些解决措施?

(1)简要分析内陆湿地的形成条件。
(2)研究表明,湿地比传统意义上的绿地更具环境效益,目前,许多城市在加强人工湿地建设。试分析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所起的作用。
(3)扎龙湿地退化、鸟类迁移,使“鹤乡”齐齐哈尔市的旅游业受到很大影响。你认为应采取哪些解决措施?
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下列数值中分别属于A、C两地区农业生产生产潜力的是( )
A. 1800,400 B. 1750,250 C. 1900,600 D. 1700,200
【小题3】【小题4】D地经过大规模开垦已由过去的“北大荒”变成了现在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目前,关于D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的叙述,错误的是( )

【小题1】【小题2】下列数值中分别属于A、C两地区农业生产生产潜力的是( )
A. 1800,400 B. 1750,250 C. 1900,600 D. 1700,200
【小题3】【小题4】D地经过大规模开垦已由过去的“北大荒”变成了现在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目前,关于D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继续围垦从而扩大耕地面积 | B.发展绿色农业和水产养殖业 |
C.进行农、林、畜产品深加工 | D.推进产业化生产延长产业链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巴拉那河流量居南美第二,其河床基岩主要为坚硬的玄武岩,中上游瀑布密布,下游地势低洼。流经巴西与巴拉圭两国边境河段落差达150米,建于此处的伊泰普水电站为世界第二大水电站,成为当地著名景点,所发电量由西与巴拉圭两国均分。

(1)分析巴拉那河下游沼泽的形成原因。
(2)简述巴拉那河上游修建伊泰普水电站的有利条件。
(3)简述修建伊泰普水电站的不利影响。
巴拉那河流量居南美第二,其河床基岩主要为坚硬的玄武岩,中上游瀑布密布,下游地势低洼。流经巴西与巴拉圭两国边境河段落差达150米,建于此处的伊泰普水电站为世界第二大水电站,成为当地著名景点,所发电量由西与巴拉圭两国均分。

(1)分析巴拉那河下游沼泽的形成原因。
(2)简述巴拉那河上游修建伊泰普水电站的有利条件。
(3)简述修建伊泰普水电站的不利影响。
下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畜牧业区。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种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衍。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小题2】下列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说法错误的是( )

【小题1】下列关于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 |
B.地势崎岖,排水不畅 |
C.补给水源充足,河流众多 |
D.气温较低,蒸发微弱 |
A.保护湿地,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 |
B.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
C.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恢复天然植被 |
D.加强对湿地的管理,禁止放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