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两湖分别是( )
【小题2】甲湖面积比上个世纪缩小了近一半,其后果是( )
【小题3】根据乙湖泊周边地区生活、生产的特点,应主要防治湖水( )

【小题1】图中甲、乙两湖分别是( )
A.洞庭湖、太湖 | B.太湖、巢湖 |
C.鄱阳湖、太湖 | D.巢湖、洞庭湖 |
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 | B.导致湖滨土地沙漠化 |
C.对湘江调节能力减弱 | D.对长江调节能力减弱 |
A.富营养化 | B.毒素增加 | C.酸度增加 | D.碱度增加 |
三江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和同江市境内,总面积198089公顷,其中核心区5.6万公顷,保护区于1994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一个以沼泽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结合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 东北地区湿地分布图。 材料二 : 三江平原沼泽率与垦殖率的变化图。


材料三 25年来三江平原东方白鹤数量变化图。

(1)分析三江平原分布有大面积湿地的原因 。
(2)针对三江平原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请你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材料一 : 东北地区湿地分布图。 材料二 : 三江平原沼泽率与垦殖率的变化图。


材料三 25年来三江平原东方白鹤数量变化图。

(1)分析三江平原分布有大面积湿地的原因 。
(2)针对三江平原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请你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巴尔喀什湖位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南部,伊犁河从南面注入巴尔喀什湖,入湖水量占总入湖水量的80%~90%,湖中产芦苇和鲤、鲈等鱼类。从1975年到2014年的39年间,巴尔喀什湖萎缩明显,共减少617km2,平均每年减少约15.8 km2。巴尔喀什湖正受到“灭湖”威胁。
材料二 巴尔喀什湖及其附近地区等高线图。

(1)与乙河相比,伊犁河湖口三角洲更明显,试解释其原因。
(2)说明巴尔喀什湖对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
材料一 巴尔喀什湖位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南部,伊犁河从南面注入巴尔喀什湖,入湖水量占总入湖水量的80%~90%,湖中产芦苇和鲤、鲈等鱼类。从1975年到2014年的39年间,巴尔喀什湖萎缩明显,共减少617km2,平均每年减少约15.8 km2。巴尔喀什湖正受到“灭湖”威胁。
材料二 巴尔喀什湖及其附近地区等高线图。

(1)与乙河相比,伊犁河湖口三角洲更明显,试解释其原因。
(2)说明巴尔喀什湖对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
南四湖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济宁市境内,是山东省最大的淡水湖泊,中国第六大淡水湖泊。下表示意1982~2012年南四湖湿地景观格局演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1982~2012年南四湖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特点是( )
【小题2】南四湖水面年际变化趋势可能带来的后果是( )
景观类型 | 1982年 | 1992年 | 2002年 | 2012年 |
面积(hm2) | 面积(hm2) | 面积(hm2) | 面积(hm2) | |
湖泊 | 62 827.83 | 57 356.01 | 44 376.84 | 47 023.20 |
河流 | 5 181.39 | 4 972.68 | 5 300.28 | 4 385.34 |
沼泽 | 50 661.90 | 55 970.37 | 34 591.95 | 18 117.09 |
水稻田 | 38 862.99 | 39 349.35 | 38 296.17 | 45 677.88 |
坑塘水库 | 2 693.43 | 2 205.63 | 3 481.65 | 5 926.50 |
人工水渠 | 2 264.13 | 2 175.12 | 2 729.07 | 3 081.69 |
台田鱼塘 | 0.00 | 1 644.75 | 28 499.94 | 39 143.97 |
建设用地 | 7 114.50 | 7 147.17 | 7 575.96 | 12 078.00 |
其他用地 | 11 857.23 | 10 642.32 | 16 614.54 | 6 029.73 |
【小题1】1982~2012年南四湖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特点是( )
A.自然湿地大量减小,湿地总面积快速萎缩 |
B.自然湿地中,湖泊面积最大,变化最为明显 |
C.已由以自然湿地为主转变为以人工湿地为主 |
D.人工湿地中,建筑地面积的增长最为明显 |
A.湖水有机物浓度明显下降 |
B.湖区水循环量大幅度减少 |
C.吸收有害重金属能力下降 |
D.湖区景观多样性指数减少 |
关于湿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A.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
B.湿地的共同特点是地表常年有水或经常有水 |
C.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湿地类型多样 |
D.我国的湿地仅分布在沿海和平原地区 |
对比遥感图像发现,近年来我国新增土地最快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加幅度减小。读下图回答

黄河三角洲湿地泥沙主要是 ( )

黄河三角洲湿地泥沙主要是 ( )
A.黄河上游泥沙 | B.黄土高原泥沙 |
C.地上河河床 | D.渤海海底泥沙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于1994年建立,后又升级为国家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寒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和黑颈鹤等珍稀动物。若尔盖县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北部四川省阿坝州北部,地处黄河、长江上游,其湿地涵养了大量水分,为两大母亲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特别足黄河30%的水来自若尔盖湿地。近几十年来,由于人为影响,若尔盖湿地有所减少,湿地功能和效益不断下降。

(1)简要分析若尔盖湿地形成的自然条件。
(2)说出若尔盖湿地的生态功能。
(3)简述保扩若尔盖湿地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
四川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于1994年建立,后又升级为国家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寒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和黑颈鹤等珍稀动物。若尔盖县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北部四川省阿坝州北部,地处黄河、长江上游,其湿地涵养了大量水分,为两大母亲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特别足黄河30%的水来自若尔盖湿地。近几十年来,由于人为影响,若尔盖湿地有所减少,湿地功能和效益不断下降。

(1)简要分析若尔盖湿地形成的自然条件。
(2)说出若尔盖湿地的生态功能。
(3)简述保扩若尔盖湿地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
湿地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同时湿地也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有“北大荒”之称。经过多年开垦,“北大荒”已变成“北大仓”。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
①纳木错(湖泊)②滩涂③黄河④台湾海峡⑤水稻田
【小题2】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②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③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④调节气候、涵养水源
【小题1】下列地理事物中都属于湿地的是
①纳木错(湖泊)②滩涂③黄河④台湾海峡⑤水稻田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⑤ | C.①③④⑤ | D.②③④⑤ |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②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③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④调节气候、涵养水源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2)读图,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2)读图,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