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年2月20日,晴,我从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搭乘豪华邮轮前往火地群岛探险旅游。几个小时后,邮轮在蜿蜒曲折的海峡内航行,海面上风大浪高。我看到处处是幽深的峡湾,烟云缭绕,两岸绿岛荒岩上栖息着无数海鸟、企鹅和海狮,远处一座座青山雪峰,冰川遍布,蔚为壮观。邮轮到达鸟斯怀亚港已然风平浪静,大大小小的船只星罗棋布,海鸟自由翱翔,与岸上色彩鲜艳的小木屋构成绚烂的画卷。——摘自游记《世界尽头·原始火地岛》
材料二:下图示意火地群岛位置及游记中的景观图片。

(1)分析沿途“青山雪峰”景观的形成原因。
(2)火地岛上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如图)。是结合当地环境分析其形状不对称的原因。
材料一:2017年2月20日,晴,我从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搭乘豪华邮轮前往火地群岛探险旅游。几个小时后,邮轮在蜿蜒曲折的海峡内航行,海面上风大浪高。我看到处处是幽深的峡湾,烟云缭绕,两岸绿岛荒岩上栖息着无数海鸟、企鹅和海狮,远处一座座青山雪峰,冰川遍布,蔚为壮观。邮轮到达鸟斯怀亚港已然风平浪静,大大小小的船只星罗棋布,海鸟自由翱翔,与岸上色彩鲜艳的小木屋构成绚烂的画卷。——摘自游记《世界尽头·原始火地岛》
材料二:下图示意火地群岛位置及游记中的景观图片。

(1)分析沿途“青山雪峰”景观的形成原因。
(2)火地岛上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如图)。是结合当地环境分析其形状不对称的原因。
三大自然区由于自然要素的差异导致人类活动和自然景观的差异性,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东部季风区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

【小题1】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东至西:农业、牧业 | B.由东至西: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越来越小 |
C.由东至西:地形由山地到盆地 | D.由东至西: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
A.受夏季风影响 | B.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
C.位于湿润地区 | D.南北热量条件相差不大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某科考队于某年12月考察M岛(如图所示)。考察中发现,该岛东部与西部自然差异显著;在对南部某自然保护区考察时,还发现很多树木匍匐在地,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或“醉汉林”景观。出现该现象与该岛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1)描述M岛所处的海陆位置。
(2)简述该岛东部与西部突出的自然环境差异。
(3)分析在该岛出现许多“醉汉树”的原因。

某科考队于某年12月考察M岛(如图所示)。考察中发现,该岛东部与西部自然差异显著;在对南部某自然保护区考察时,还发现很多树木匍匐在地,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或“醉汉林”景观。出现该现象与该岛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1)描述M岛所处的海陆位置。
(2)简述该岛东部与西部突出的自然环境差异。
(3)分析在该岛出现许多“醉汉树”的原因。
土壤是一个复杂而多相的物质系统。它由各种不同大小的矿物颗粒、各种不同分解程度的有机残体、腐殖质及生物活体、水分和空气等组成。水分和空气两者的组成比例随外界气候条件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此消彼长。读我国某地区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特征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注:牛肝地发育在以红层软岩为主的区域.是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红层荒漠。
【小题1】在该地区植物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土壤特征发生的变化是
【小题2】导致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注:牛肝地发育在以红层软岩为主的区域.是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红层荒漠。
【小题1】在该地区植物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土壤特征发生的变化是
A.土壤厚度增大 | B.土壤中空气含量减少 |
C.上壤小矿物质比重增大 | D.土壤肥力提高 |
A.气候变异 | B.地表形态的变化 |
C.上壤肥力变化 | D.过度的人类活动 |
如下图为某半岛沿41°N地形剖面图及甲、乙、丙三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该半岛南临( )
【小题3】【小题4】依次表示甲、乙、丙三地月平均气温曲线的是( )
【小题5】【小题6】丙地的地带性植被为( )

【小题1】【小题2】该半岛南临( )
A.英吉利海峡 |
B.直布罗陀海峡 |
C.苏伊士运河 |
D.土耳其海峡 |
A.①②③ | B.②③① | C.①③② | D.③②① |
A.常绿硬叶林 | B.常绿阔叶林 | C.落叶阔叶林 | D.温带草原 |
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

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
A.降水稀少且呈条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景观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
B.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 |
C.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
D.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 |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自然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都是相互影响、共同联系的,其中一个自然要素的地域变化,必然会引起其他自然要素和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三大自然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三大自然区人地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小题1】下列关于三大自然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藏高寒区南部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东部约以3000米等高线为界 |
B.西北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 |
C.东部季风区是指我国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广大地区 |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
A.东部季风区内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使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远不如东部季风区那么广泛、深刻 |
C.青藏高寒区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微弱,原始自然状况保存得比较完整 |
D.三大自然区中人类对自然界均有影响,且影响程度基本一致 |
我国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形成了特点最各异的四大自然区,下图为我国四大自然区,分布局部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四大自然区划分的两大主要指标是
【小题2】上图中P线大致为
【小题3】上图中b、c两区域之间
①边界具有过渡性②差异显著,没有相似性 ③大致以秦岭一淮河一线为界④边界是清晰明确的

【小题1】我国四大自然区划分的两大主要指标是
A.地貌、生物 | B.气候、地貌 | C.生物、水文 | D.气候、土壤 |
A.400 mm等降水量线 | B.1月O℃等温线 |
C.800 mm等降水量线 | D.1月10℃等温线 |
①边界具有过渡性②差异显著,没有相似性 ③大致以秦岭一淮河一线为界④边界是清晰明确的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读我国西北某地景观图,从整体性的角度,下列自然地理特征与图中所在地不相符的 是( )


A.降水稀少,气候干 | B.植被稀疏,生态脆弱 |
C.河流短小,多内流河 | D.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