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左图为吐鲁番露天地膜种植西瓜景观,右图为吐鲁番某温室大棚内 “悬空西瓜”景观.“悬空西瓜”采用新型的吊蔓式栽培方法,西瓜藤蔓沿铁丝或绳子等向上生长。
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吐鲁番露天西瓜栽培育苗期采用地膜覆盖技术,主要作用是
A.提高土壤肥力 | B.减轻低温冻害 | C.防止水土流失 | D.增强地面辐射 |
A.提高单位面积西瓜产量 | B.提高西瓜育种技术 |
C.降低西瓜对水源的需求 | D.降低人工劳动成本 |
A.甜度更高 | B.果色较均匀 | C.果实更重 | D.果形较差 |
广西百色市岩溶面积广,石漠化严重,不利于粮食生产。但夏无台风,冬无霜冻,借助气候优势,百色大力发展生态蔬菜种植,并形成无公害标准化生产。2013年4月,农业部发布《2013年种植业工作要求》, 要求广西重点发展“南菜北运”果蔬生产。2013年12月,“百色—北京果蔬绿色专列”开通,如今,百色市每年种植的3000多万吨生态蔬菜持续供应铁路沿线的南宁、武汉、郑州、石家庄、北京等多个大中城市,成为我国“南菜北运”的重要基地。下图示意百色位置图。

(1)从地形、气候角度分析百色石漠化严重的原因。
(2)分析百色发展蔬菜种植的优势区位条件。
(3)指出百色为提高蔬菜竞争力采取的措施。


【小题1】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 B.温度 | C.坡度 | D.水分 |
①蓄水保墒(土壤水份) ②提高昼夜温差 ③增加降水 ④避免病虫害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 B.冰雪融水量减少 |
C.人们大量引用河流水灌溉 | D.人们在河流上游修建水库蓄水 |
自然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各自然地理成分(岩石、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群落等)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区域。根据这一标准,我国总体划分为三大自然区。(如下图所示)。
【小题1】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气候和地貌 | B.土壤和气候 | C.植被和土壤 | D.岩石和植被 |
A.土壤 | B.植被 | C.灌溉水源 | D.地形 |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日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2)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3)简述三江平原多沼泽的自然原因。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
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由于地下水盐度高,缺乏淡水资源,盐碱地广布。海兴县根据盐度与结(融)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进行咸淡分离,成功改造了盐碱地。在每年10月平整高低不平的土地,1月份气温低于-5℃后,开始使用海水灌溉农田,直至海水结冰厚度达20~25厘米为止。3月份开春冰层完全融化下渗后,及时全田覆盖农用薄膜,然后种植作物。
【小题1】当地1月份气温低于-5℃后,开始使用海水灌溉农田的原因是
①淡水资源不足 ②海水的含盐量比土壤低
③低于-5℃的海水盐度低 ④气温在-5℃时,海水易结冰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防止低温冻害 | B.防止土壤养分流失 |
C.防止蒸发引起次生盐碱化 | D.保护农作物 |
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Ⅲ)、次适宜区(Ⅱ)、不适宜区(Ⅰ)区划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 )
A. 气候 B. 土壤
C. 市场 D. 水源
【小题2】Ⅰ区被划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 )
A. 光照弱 B. 降水少
C. 多大风 D. 低温冻害
【小题1】安溪县
A.冬季河流有凌汛现象 | B.最冷月平均气温在O℃以上 |
C.东部地形山高谷深 | D.耕地的主要类型是旱地 |
A.地形、气候、土壤 | B.水文、地形、气候 |
C.气候、水文、土壤 | D.地形、气候、水文 |